“群狼”為何圍攻“大象”
10月13日,顧客在青島一專賣店選購商品。該品牌在淘寶網上開設了網店。因為修改收費規則受到抵觸,中國最大的B2C電子商務平臺淘寶商城連日來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圍攻。針對不斷升級的沖突,專家提醒:解決糾紛還是要恪守理性,不應以“網絡暴力”來進行對抗。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群狼”對戰“大象” 淘寶商城調價引發數萬賣家“網絡圍攻”
新華網杭州10月13日電(參與采寫記者:陳愛平、高少華、龔雯、張遙、王政)13日下午,因“訂單異常激增,導致客服旺旺幾近癱瘓,部分商品下架”,愛慕淘寶商城官方旗艦店掛出了道歉的公告。同時,包括愛慕在內的等多個淘寶商城店鋪成為新一輪“網絡圍攻”的目標。
因為修改收費規則受到抵觸,中國最大的B2C電子商務平臺淘寶商城連日來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圍攻。針對不斷升級的沖突,專家提醒:解決糾紛還是要恪守理性,不應以“網絡暴力”來進行對抗。
淘寶商城提高準入門檻 大賣家遭圍攻
淘寶商城10日發布《2012年招商續簽及規則調整公告》表示,2012年向商家收取的年費將從現行的每年6000元調整到3萬元或6萬元兩檔,此外,商家作為服務信譽押金的消費者保證金將從現行的1萬元,調整到1萬元至15萬元不等。
與費用調整同時實施的是一套“返還制度”。據淘寶商城總裁張勇介紹,根據服務水平和經營規模,年費將部分或者全部退還商家,這也是新規則的關鍵所在,“用流量分配機制和經濟杠桿等市場手段來引導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讓用戶享受到更好的購買體驗。”
新規很快在網商群體中引發反響。許多中小賣家表示,即便能夠達到全額退返年費,高額的凍結款項也增加不少壓力,“不如開個實體店”“不如存銀行”。有專營店在網上掛出標語直指淘寶商城收費“暴漲”,并稱“即日起暫停營業!”更有商城店鋪稱淘寶為“殤城”。
為抵制淘寶商城的提價行為,許多中小賣家在網上成立了“反淘寶聯盟”。11日晚間開始,淘寶商城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攻擊。批量拍貨再申請賠償,或是宣稱要收貨、給差評、再申請退款,截至13日中午,共有數十家大型淘寶商城店鋪被網民“攻陷”,包括韓都衣舍、七格格女裝等在內的多家淘寶商城大店相繼出現熱賣產品下架情況。
韓都衣舍CEO趙迎光在微博中表示,包括韓都衣舍在內的一批淘寶店因商城規則調整而被惡意報復。“我們作為普通商家,何罪之有?憑什么砸掉我們1000多人的飯碗?”
10月13日,青島一在淘寶網上開設了網店的店主在瀏覽淘寶商城。因為修改收費規則受到抵觸,中國最大的B2C電子商務平臺淘寶商城連日來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圍攻。針對不斷升級的沖突,專家提醒:解決糾紛還是要恪守理性,不應以“網絡暴力”來進行對抗。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商城轉型 中小賣家有點“受傷”
針對淘寶商城品牌商被有組織攻擊現象,淘寶商城12日發表聲明稱,這場攻擊是一群號稱“淘寶小店家”的人士在刻意操縱,企圖逼迫淘寶商城改變剛公布的2012年度商家招商續簽及規則調整。淘寶商城稱,目前已向警方報案,并正在采取技術手段,為正常經營受到干擾的合規店家提供相應的幫助,使其盡快恢復交易秩序。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當天也發布微博表示,“一生中總有那么一些時刻,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去作選擇。而這些選擇不僅不符常理,違背理性,甚至離經叛道得罪親友。即便如此,我們可能還會一意孤行!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決定,我們做了最該做的事。今天在中國,做商人難,做誠信商人更難,建立商業信任體系難上難。但選擇了就必須去做!這是希望所在!”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網購與維權專家姚建芳在接受“中國網事”記者采訪時表示,淘寶商城本次新規對中小賣家來說有更多的考驗,第一是技術服務費提高,提高了賣家進入的門檻,第二是保證金的提高以及對假貨“零容忍”,“假一賠十”給中小賣家帶來更多的信譽挑戰。
而在專業電子商務網站億邦動力網總編輯賈鵬雷看來,對淘寶商城而言,中小賣家的價值已經消失,大品牌和B2C才是淘寶商城未來利潤來源,為他們提供購物流量入口,必須犧牲供應鏈和價格體系相對混亂、并不時沖擊品牌商和B2C平臺價格競爭力的中小賣家。
“淘寶也是靠我們支撐才發展起來的,突然這樣提高門檻,讓中小賣家怎么活?”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在網絡上自稱是淘寶商城小賣家的“兔子急了也咬人”說,他在商城經營的網店代理兩個品牌,今年繳納的費用總共是16000元,而更改標準后的年費加保證金是每年16萬元,“即便是年底可以全額返還,我的流動資金一共只有20多萬元,大部分都做了抵押,網店就快開不下去了。”
“對一些達不到基本服務水平和經營規模,不能達到企業化經營的標準的商家,淘寶商城愿意幫助他們轉到集市繼續經營。”張勇說,淘寶已經從技術層面做好了協助商家從商城轉移到淘寶集市的準備。
據了解,與2008年作為淘寶網分支建立的淘寶商城相比,從2003年最初創建的淘寶網延續至今的淘寶集市主打C2C模式,以個人店家為主,不收取服務費,但品牌認證、品質保證處于相對弱勢。
淘寶商城一家服裝網店受網絡攻擊后于10月12日晚臨時將商品下架處理(10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驅逐”與“報復” 情與法天平如何權衡?
“看著家人的眼淚,聽見同事們疲憊委屈的聲音,心碎了,真累了,真想放棄。心里無數次責問自己:我們為了什么?憑啥去承擔如此的責任?”面對愈演愈烈的中小賣家發起的抵制和沖突,馬云13日上午在微博中如是表示。
目前,在網絡上,網友對中小賣家發起的網絡圍攻行為,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網友“唐九虎”表示,“雖然商城中小賣家絕不能說都干干凈凈,淘汰它們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大勢所趨,但淘寶也不能忘記,淘寶商城成立之初正是由這些中小賣家支撐的,它們和淘寶的關系絕非服務的提供者和購買者那么簡單,而帶有一定程度上的伙伴性質。如今,飛鳥盡,良弓藏,淘寶未免不近人情。”
網友“妞妞copy”則表示,“淘寶的免費平臺還是在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經營規模或者成功的經營模式,繼續在小商戶里做,淘寶又不收錢。一旦做大做強了躋身商城,做更大的生意,形成合理的淘汰和成長機制,有什么不好?國人看問題更多的站在自己立場,而非市場準則基礎上。”
相關研究者認為,此次淘寶新規引發“惡意攻擊”,本身會造成部分小微客戶撤離,從而喪失部分市場活性。中央財經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副主任張巍表示,改變規則之前,多元市場主體共同參與協商顯得尤為必要。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律師向“中國網事”記者表示,“淘寶商城對服務收費是有定價權限的,而且如果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沒有一個持續的收入來源,是不可能持續的。”但如果淘寶商城的市場占有率特別大,可能涉嫌濫用市場地位,涉及壟斷的問題。另一方面,目前部分網民恐怕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報復心態。
劉春泉建議,目前中小商家應該回歸理性,因為如果“圍攻”行為被證實違反了淘寶商城的相關規定,則有可能涉及法律問題。
“淘寶新規效應暴露出我國電商領域的法制、管理體系還不完善,規則制定仍然缺乏政府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協助,而使企業成為規則制定的主體。”中國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博客中國創始人方興東說。相關專家表示,隨著中國電子商務步入轉型期,相關部門機構的協調職能亟待逐步增強。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