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記
【人生百味】
立夏記
■ 孔靜
立夏后,豌豆、蠶豆開始上市,顆粒飽滿,綠油油的,買上兩包送給婆婆,婆婆把它們的粒子剝出來,做豌豆粥、水煮蠶豆、蠶豆炒雞蛋、蠶豆炒肉絲、蠶豆魚……余下的分成小份裝入保鮮袋中,放在冰箱冷凍起來,慢慢吃。
立夏了,如往年一樣,從菜市買來新鮮鴨蛋,在水中泡上兩個小時,清洗干凈,瀝水,晾干后腌制起來。爸爸在世時,喜歡用黃泥食鹽來腌制,現在黃泥可不多見了,找不到就用白酒食鹽來代替。習慣性在壇子里的下面放鴨蛋,上面放幾個雞蛋再封壇子,這是爸爸教會我的,多年過去,未曾改變。比起鴨蛋,我更喜歡吃雞蛋,腌制好的雞蛋,蛋白細嫩,蛋黃油亮,就著饅頭香噴噴的,甭提多好吃了。腌制完畢,封上口,孩子把事先用毛筆寫好的“立夏”兩字貼在壇身上,把“?!弊仲N在壇口上方,一壇送給奶奶,一壇送給姥姥。相信,愛與被愛的感覺是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立夏后,櫻桃開始上市,由于櫻桃季節短,吃上十來天就沒有了,每次去菜市買菜時捎帶一點回來,讓先生孩子都嘗一嘗這季節的饋贈。罷市后,孩子還想吃,于是用毛筆把櫻桃畫在宣紙上,來個“望桃止渴”吧!記得,豐子愷畫集的小品里就有這么一幅畫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堪稱經典。鮮紅的櫻桃配上綠油油的芭蕉,顏色鮮明對比,煞是好看,大家都非常喜歡。后來,把這幅畫又裝裱在了相框里,放在書柜上,意境優美,很有味道。
立夏日,最喜歡做的吃食,就是用薺菜或韭菜做疊饃,做餃子。記憶中,我姥姥最拿手的是做面食,饅頭、包子、花卷、疊饃、烙餅等在她手里變著花樣兒地做。我最喜歡吃她做的花卷、疊饃和鍋貼餃子。一把小蔥或小蒜,灑在圓圓的面皮上,放少量鹽,滴上幾滴豆油,卷起來,再切成小塊,上蒸籠蒸上二十分鐘,就可出鍋啦,香噴噴的,不用就著菜,就能吃上兩三個。鍋貼餃子也是最愛,芥菜的、韭菜的、香菇青菜的、牛肉芹菜的都好吃,一個個餃子整整齊齊地碼在平鍋里,滴點油,灑點水,蓋上鍋蓋,隨著噼里啪啦、吱吱呀呀的一陣聲響,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大約六分鐘就出鍋啦!而此時,姥姥總會用她洪亮的嗓音喊我:“小靜靜,快來吃喲!”我急忙飛奔過來,看著兩面金黃、酥香柔韌的鍋貼餃子,迫不及待地吃起來。感謝姥姥教會我各種面食的做法,也教會我熱愛生活,現在,我又學著姥姥的樣兒,做給先生和孩子吃。
立夏后,天氣更溫暖了,花開得更熱烈了,茉莉清香,薔薇艷麗。春日里,小區后院大門入口處,一片閑置幾年的空地,雜草叢生,鄰居大姐見狀,就在上面種上了月季花。大姐每天下班回家后就給那些花兒澆水,除草,施肥,花兒們一天天地茁壯成長,發出新芽,長出葉子,現在居然都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來。嬌美的月季吸引著來來往往的行人駐足觀賞,贊嘆不已,還頻頻拿起手機給那些月季們拍照,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想必,大姐一定更開心吧!種花看花,大家都心情美美的。
人生只道尋常見,不過是一件件小事,每件小事有個注腳,小事便有了敬畏和深意,跟著節氣往前走,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