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火筒
【鄉情鄉韻】
吹火筒
■ 劉燕成
老屋背深泥塆的溝谷水畔,稀稀落落地長有吹火筒。
《中華草藥》里記載:吹火筒,小枝細長,棕紅色,葉狹,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卵形或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尖銳重鋸齒,葉背蒼白色,網狀脈突起,脈上有短柔毛,花小,粉紅色,花瓣卵形或圓形。
吹火筒不開花時,我們懶得理它,因為在那一片綠綠的溝谷里,它實在不起眼。它沒有高大的枝干,夾長在灌木林下,最高的,也就兩米的樣子。可是,每每到了深秋時節,吹火筒花葉茂盛起來了,母親便總要央我們到塆里采摘吹火筒。母親說,去看看吹火筒是否像往年那樣花好葉茂,是否有人采摘,是否枝干兒長高了,讓伢子們夠不著、采不到了。
母親的藥罐子又干了,我們又該去采摘吹火筒了。母親心里總是憂慮著,一些事,母親不說,我們也知道。我們乖乖地背上背簍,早早地,跑到深泥塆,尋找吹火筒的花葉。母親身子不好,大罐大罐的吹火筒,在母親的身體里流淌著,穿梭著。后來,見得母親的臉色有了好轉,甚至是紅潤起來,我們心里就特別高興。
在村子里,我們同族的庚生伯,是一個有點兒名氣的赤腳醫生,父親屢屢請他來給母親看病,一是因為庚生伯可算作是自家人,放得下心;二則,庚生伯的醫技在村子里算是響當當的,村人生病非他不請;再就是,庚生伯心眼兒小,倘是這次請了他人,下回再請到他那里,必會逢得他的層層關子,繞了半日,怕是還請不動他。若此種種緣由,還莫若有病就請庚生伯——父親常這樣悄悄地對母親說。庚生伯說了,母親的病,是在月子里落下的,沒有根治的好藥,要說有藥可救,那也就是吹火筒了。
10多年里,村莊里的女人們,都要到深泥塆里采摘吹火筒,父親也一直都相信庚生伯的藥方子,讓我們年復一年地,在秋花繁茂的季節,給母親采摘吹火筒。我們將吹火筒掛在木廊下,一葉一葉地,一叢一叢地,細細篩選出來,晾干,然后放到母親的藥罐里,用水煮好,送到母親的床前去。雖不敢說吹火筒是靈丹妙藥,但那些年里,母親的生命與吹火筒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吹火筒維系著母親肉身,母親又給了我們肉身,我們給母親采摘吹火筒,是想換回健康的母親。有時候,細細想,我們與吹火筒的生物鏈,缺了誰,都是不可以的。可是,有一日,那條生物鏈上的母親,沒了。我們大聲地哭著,喊著,母親終究是不再答應我們了。木廊上仍掛著一葉葉一叢叢的吹火筒,它們那粉紅色的花朵,還新鮮地,大朵大朵地,盛開在枝頭。
許多年后有一個深秋,我回到村莊,站在老屋背的界梁上,發現深泥塆的溝谷水畔,粉紅的吹火筒,染得山谷美艷艷的,漂亮極了。當然,我也看見了,在另外一個峁梁上,我的母親,她化成了一堆故土,靜靜地躺在那里。
(作者單位: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