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汽車產銷形勢不容樂觀
“金九銀十”接近尾聲,市場反應平淡。中汽協近日第二次下調全年汽車產銷預期---
今年汽車產銷形勢不容樂觀
本報記者 梁帥
繼8月下調全國汽車產銷預期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于近日再次下調了今年全國汽車產銷預期。短時間內連續兩次下調產銷預期,這種情況在我國汽車發展史上也是罕見的。業內專家表示,“金九銀十”含金量不足、眾多車企第三季度表現不佳可能是導致中汽協對車市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在前三季度的車市表現基礎上,中汽協將今年國內汽車銷量的預期增幅再度下調至3%。而去年,這一數字是32%。這是該協會今年第二次下調年度銷量增幅預期,今年7月初,已將年度目標增幅從10%至15%下調至5%。
中汽協副秘書長熊傳林表示,截至9月,國內車市前三季度的總增幅已經跌至個位數,汽車累計產銷1346.12萬臺和1363.35萬臺。“今年剩余時間中,如果汽車銷量能夠趕上去年的水平,就算好的了。”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盡管預期下調,3%的增幅仍意味著約1860萬輛的銷量,仍能確保中國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
“金九銀十”含金量不足
汽車市場的交易情況是車市走向直觀的體現。“金九銀十”期間,汽車交易市場的表現如何呢?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 9月份北京交易新車40200輛,環比上月40200輛持平,同比去年的72500輛下降了44.6%。該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現,與以往相比,今年9、10月份的銷量略低,“金九銀十”成色不足。單就北京而言,小客車總量控制的政策大勢環境,使北京汽車市場淡旺季愈加不明顯,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小幅波動,溫熱平穩將是今后京城車市的主要特征。此外,對于節能補貼調整所帶來的影響,顏景輝表示,9月7日三部委下發了《關于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的通知》并宣布10月1日開始執行,政策撬動銷售時效期僅有20天左右,廠商思想及貨源準備略顯不足,消費者反應也顯遲緩,末班車政策效果有限。
自主品牌狀況堪憂
從企業角度來看,“金九銀十”的反應平淡也使不少企業下半年集中沖量的計劃面臨更大壓力。上半年,受限購、日本地震等諸多因素影響,多家車企銷量慘淡,天津一汽、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華晨汽車、江淮汽車、一汽轎車等約八成自主品牌車企上半年的銷量均沒有達到全年目標銷量的一半。此后,不少車企下調了全年銷量目標。豐田等車企銷售負責人在明確表示不下調全年銷售目標的同時,把希望寄托于下半年的汽車市場。由于銷量下滑,一汽馬自達于近日宣布將今年的銷售目標由年初制定的20萬輛下調至15萬輛。
相關數據顯示:9月,三大豪車和通用、福特、豐田等主流車企雖然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增勢已有所放緩。從目前得到的數據來看,10月份各車企的銷量都不太樂觀。自主品牌的下滑勢頭趨勢仍在延續,東風、江鈴、江淮等上市公司9月銷量皆出現同比下降。來自中汽協的統計數據顯示,自7月份起至9月底,自主品牌新車已經連續3個月跌落國內轎車銷量排行榜前10名位置。而在今年6月,比亞迪F3和長城騰翼C30還分別以1.55萬輛和1.46萬輛占據當月榜單的第9位和第10位。
同消費類市場的冷淡情形類似,政府采購市場的一般公務用車采購仍未放開,《中國政府采購報》統計的9月政府采購汽車項目排行榜顯示,當月排名前10的公車采購項目均為執法用車等專用車采購,一般公務用車采購項目寥寥無幾。據相關采購部門負責人透露,各地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公務用車協議供貨招標事宜,一般公務用車市場有望近期開放。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