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加價40倍銷售3家經銷企業哄抬價格被罰
汽車芯片加價40倍銷售3家經銷企業哄抬價格被罰
本報訊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依法對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3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共處250萬元人民幣罰款。
經查,這3家企業大幅加價銷售部分汽車芯片,如進價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價銷售,漲幅達40倍。在供需平衡交易條件下,汽車芯片貿易商的加價率一般為7%至10%。
汽車芯片是汽車制造業重要元件。今年上半年,受全球汽車芯片供給嚴重不足影響,國內汽車芯片出現供需失衡。
針對部分汽車芯片價格大幅上漲問題,市場監管總局今年8月成立專案組,加強價格監測,全面摸排線索。調查發現,國內個別不法商販、游資集團惡意搶購芯片,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造成部分汽車芯片價格持續上漲,有的上漲3倍至10倍,個別上漲達30倍至40倍,嚴重影響了我國汽車行業有序生產和健康發展。
在本案中,3家經銷企業利用我國汽車芯片供需失衡,在采購價格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大幅加價銷售汽車芯片。下游汽車零配件企業因無芯片可用,面臨斷供違約賠償的風險,不得不接受當事人高額報價。經銷企業這種大幅加價行為,不僅不能增加產品供應,緩解供需矛盾,反而制造緊張情緒,致使零配件制造商、車企等各環節恐慌性備貨,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推動價格過快、過高上漲,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
在何種情況下,經營者加價行為會被認定為哄抬價格?市場監管部門在調研和執法檢查中發現,一些企業存在將自主定價等同于隨意定價的錯誤觀念。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經營者依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制定價格,但不能僅強調市場供求,不考慮生產經營成本。企業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定價原則,合理定價。同時,經營者價格行為,即定價策略、價格標示、運用的價格手段都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監管。
(據新華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