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進博 “碳”向未來
“綠”動進博 “碳”向未來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探館紀實
■ 本報記者 楊柳
“加氫3分鐘,續航850公里。不僅沒有里程‘焦慮’,而且在行駛的過程中只排放水,被譽為是‘終極環保車’。”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的汽車展區里,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的關夢露向記者介紹了氫燃料電池車MIRAI Ⅱ的特別之處。
汽車新能源板塊作為汽車展區展出的4大板塊之一,以“綠色出行”為關鍵詞集中呈現了全球汽車行業的降碳新成果。來自米其林的Mission H24氫能源賽車在進博會上完成了亞洲地區首秀。該款賽車使用能源燃料系統,實現除了水蒸氣之外沒有其他排放,同時,其輪胎還包含了46%的可持續材料。寶馬帶來的6款車型中有一半是新能源車,其中的BMW iX將于今年年內上市。
不止于汽車領域,進博會展館里到處涌動著綠色的風潮。
技術撐起綠色
“不二越一直致力于開發變頻技術,希望能為實現碳中和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在進博會的技術裝備展區,不二越(中國)有限公司液壓部的張鵬向記者介紹了該公司為加工類工廠改造加工中心的情況。使用NSPi節能型液壓站,可以使工廠油箱的體積減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耗電量可以從0.532kw降到0.16kw,節能效果達到70%。此外,新技術也能降低液壓泵和液壓油箱的溫度,從而減少熱量的排放。
致力于節能減排,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助力企業技術轉型,同時也能為改善社會乃至全球能源結構做出貢獻。在展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技術裝備展區里,像不二越這樣通過技術產品和服務助力節能減碳的展商著實不少。
福迪威是一家終端市場互聯工作流解決方案核心技術的提供商。該公司中國銷售副總裁劉韶聞告訴記者,綠色能源的應用一方面要求加速非化石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技術突破提升發電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另一方面,特高壓技術和設施構建起來的能源運輸大通道對長距離、大容量輸送新能源電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提出了要求。
福迪威在優化綠色能源發電機組中和效率、提升綠色能源遠距離傳輸效率、保障綠色能源電站的高效與穩定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智能解決方案。例如,在本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發的Qualitrol GIII 溫度計,可以有效保證光伏發電站升壓設備的可靠運行,大大提高綠色能源的負荷利用效率,且集成智能化數據接口,助力智慧型光伏發電的建設。
擔當成就綠色
能像小狗一樣站起來作揖,憨態可掬的仿生四足機器人引來了觀展人的圍觀。
在服務貿易展區,DHL快遞的仿生四足機器人在現場實現了前進后退、左右側移、原地轉彎、匍匐前行、上下斜坡和臺階等動作。DHL快遞中國區企業傳播部負責人蘭嘉告訴記者,四足仿生機器人具有優良的運動性能和多地形適應性,可以用于非結構化環境中最后一公里的綠色派送。
本屆進博會上,DHL快遞還在其展區上方懸掛展出了一架Alice全電動貨機模型。蘭嘉向記者介紹,DHL快遞未來希望打造一支“零排放”機隊,進而建立起由電力驅動的國際快遞網絡。目前,已經從電動飛機制造商Eviction處訂購了12架Alice電動飛機,預計2024年實現交付。這將是DHL快遞向實現可持續航空發展邁出的開創性一步。
交通運輸是現代物流的重要基礎和紐帶,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對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和經貿健康發展至關重要。“DHL快遞的母公司德郵敦豪集團早在2017年就宣布,將于2050年實現物流相關領域的‘零排放’,這和我國的雙碳戰略目標高度一致。”蘭嘉表示。
定下零碳目標,是企業責任擔當的展現。在進博會的展館里,許多展商都傳遞出將全力踐行可持續發展的信號。
“我們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減少碳足跡30%。”金光集團APP展區工作人員任云告訴記者。作為一家造紙企業,金光集團APP不僅在產品層面踐行“以紙代塑”的環保理念,而且在森林碳匯上也做出了貢獻。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在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底,金光集團APP在中國擁有自營人工林地27萬公頃,累計吸收了4000多萬噸的碳匯儲值,相當于38萬個標準足球場。”任云說。
未來延續綠色
聚合物生產商科思創以“引領循環經濟,共創低碳未來”為主題首次亮相進博會,展示了其在循環經濟領域的先進解決方案和技術。
日前,科思創與華峰集團在進博會上簽訂了其低碳足跡MDI的亞太首單。華峰集團董事長尤飛宇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我們一直追求在產品中使用更可持續和低碳的原材料。通過科思創產品,我們可以攜手為整個價值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貢獻。”
進博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的窗口,更是合作達成的平臺。最近幾天,“綠色訂單”不斷涌現。
11月4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與美國維吉LNG公司簽訂了近年來中美企業間最大規模的LNG長協訂單。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裁馬永生表示,本次LNG購銷協議體現了中國石化與美國維吉公司助力全球能源轉型的高度共識,對于推進雙碳具有重大意義。
11月5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公司與13家全球供應商現場簽訂了采購合同和協議,簽約金額創4年來新高。“中國海油將全面深化油氣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產業、先進技術裝備等多領域對外合作,努力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和管理能力,爭當國家對外擴大開放的新窗口。”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說。
“綠色訂單”的不斷達成,意味著全球綠色理念的匯聚,更意味著綠色實踐將走出進博會,在更廣闊的田地遍地開花。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