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云和經驗”
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云和經驗”
——浙江省云和縣推進生態產品政府采購工作試點綜述
■ 本報記者 耿丹丹
通訊員 李曉曉 王若瑤
點“綠”成金,在這里已成現實。
“以涵養水源為例,定期對水源涵養林進行除草等清理工作,不僅有利于保護水庫水質,還可以提升環境品質和生態產品價值。這部分的1.8萬元經費,主要來源于該縣的生態產品政府采購資金。”時隔1年,作為浙江省生態產品政府采購工作試點單位之一的云和縣霧溪畬族鄉,談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啟動以來取得的成效時,該鄉副鄉長曹海平不無驕傲地向《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展示著其“成績單”。
實現GEP與GDP的循環滾動增長
曹海平所說的生態產品政府采購制度是什么?
“生態產品政府采購制度是有效調節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之間利益關系的重要制度安排。”云和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4月,云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云和縣生態產品政府采購試點暫行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辦法》),并率先開展試點。采購對象為生態產品所在鄉鎮人代會授權的生態強村公司,首批試點在崇頭鎮、霧溪畬族鄉展開。《辦法》所采購的生態產品,包括生態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中的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水土保持、洪水調蓄等品目。截至目前,該縣已依據《辦法》分別向霧溪畬族鄉、崇頭鎮的“兩山公司”支付生態產品購買資金83.5萬元、297.8萬元,共計381.3萬元。
“我們的購買資金主要用于‘兩山兌’生態信用積分兌付、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展示中心、農田水利設施、生態林撫育、垃圾分類等項目建設費用支出。”曹海平介紹道,此舉有效調動了村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實現了GEP與GDP的循環滾動增長。據統計,2020年,霧溪生態強村公司營業收入達122萬元,同比增長210%。其中,區別于GDP,GEP是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也稱生態產品總值,是指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各種最終物質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主要包括生態系統提供的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的價值。
在另一個試點鄉鎮——崇頭鎮,其生態強村公司營業收入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我們成立了梯田生態強村有限公司,開展農產品銷售、物業經營、勞務承包、紅綠培訓、生態修復等業務。目前,公司資產達1500多萬元,年收入400多萬元。經核算,2020年,全鎮的GEP達到了81億元,并通過政府采購購買生態產品297.8萬元,實現了GEP與GDP的循環滾動增長。”崇頭鎮黨委書記劉鋒介紹道。
“生態保護越得力,GEP越增值,政府采購的總價值也越多,鄉村發展就能得到更多的資金保障,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云和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因地制宜 個性化推進試點
面對如此優異的試點表現,政策是否有望在其他鄉鎮進行推廣?
面對記者的疑問,云和縣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階段,全面鋪開,政府采購資金壓力較大。目前,我國生態補償方式以縱向轉移支付為主,但在地區間的橫向轉移上,全國各地的做法實踐主要集中在以流域為主的區域范圍生態補償方面,在大氣、森林、濕地等領域的探索尚處于起步階段。
該負責人建議,應按照“誰使用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加快形成“縱向為主、橫向為輔、縱橫聯動”的生態補償轉移支付政策和制度體系,如建立生態產品政府采購制度,上級部門使用財政性資金根據GEP核算結果對縣一級的調節服務進行政府采購,從而使生態產品政府采購制度能持續支付兌現。
對于接下來的試點工作,云和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根據兩個試點鄉鎮的特點,因地制宜,進行個性化建設。如,霧溪畬族鄉將重點打造生態監測和康養數字化體系,落地全市首個水源地生態監測數字化應用場景,為水源地生態保護各項工作推進提供數字化應用依據,為“天眼”系統提供應用場景。而崇頭鎮則將重點做好高山生態氣候價值轉化工作,通過云海視頻、云海概率指數和常規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攝影指數、穿衣指數等氣象服務產品,讓游客實時了解氣象情況,提前安排行程,助力國家氣候公園建設。
同時,推動實體化運作。一是推進“兩山銀行”實體化運營。深化“兩山銀行”運營機制研究,強化對分散、零碎的生態資源進行集中交易,健全價值評估和交易機制。二是推進生態強村公司實體化運營。深化生態強村公司運營機制研究,建立健全生態強村公司組織架構、經營模式、財務制度和收益分配機制。
此外,迭代升級“生態信用”應用體系。加強生態信用與綠色金融、鄉村治理等的深度融合,探索氣候融資試點工作。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我縣將牢牢把握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爭取形成在全省、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云和經驗’‘云和模式’,爭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排頭兵和模范生。”上述負責人表示。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