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力促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送上政策“大禮包”
重慶力促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本報訊 記者張明柳報道 《重慶市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政策措施(2021—2023年)》(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日前出臺,《政策措施》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為重慶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保駕護航。
記者從重慶市經信委獲悉,以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具體來看,重慶將對納入整體規劃并建成運行的前10座加氫站,按建設實際投資30%的比例對加氫站投資主體進行補貼,單站補貼金額最高為300萬元;對加氫站給予運營補貼,補貼標準每年進行調整,2021年對每座加氫站按年度累計加氫量給予每千克30元、單站最高300萬元的運營補貼。
除資金補貼之外,重慶還將以定線物流貨運車、公交車、市政環衛車、郵政快遞車等為重點,加快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穩步提升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重慶還明確,對在本地注冊登記的中型及以下氫燃料電池貨車,可新增納入重慶市城市配送示范車輛范圍,并給予通行便利。
在大力創新商業模式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有關區縣政府要加大商業模式探索,制定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的專項政策,大力支持相關企業成立融資租賃平臺公司,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示范應用。
去年3月,重慶在出臺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中就曾正式提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基地”構想,發展氫能汽車成為推動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業內專家表示,重慶大力發展氫能汽車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得益于當地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氫氣主要來自于天然氣的重整,重慶有豐富的天然氣、頁巖氣資源,為氫能源產業提供了資源基礎。同時,位于長壽、涪陵等地的多家化工企業都有非常豐富的副產氫氣,年產量總計超過10萬噸。另外,作為國家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重慶現有整車企業21家,整車產品譜系齊全。其中,上汽紅巖、慶鈴汽車、長安汽車這3家企業已上市7款氫能汽車,后續氫燃料電池整車還將陸續研發推出。在終端環節——加氫站建設方面,重慶也在積極行動。今年4月,全市首批3座加氫站分別在兩江新區和九龍坡區集中開建,3座加氫站的加氫能力均為1000公斤/天,建成后每天可滿足300臺氫能源公交車的加氫需求。
基于這些良好基礎和比較優勢,重慶對本市氫能汽車產業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即到2022年,建成國家級質量檢測機構1個,建成加氫站10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800輛;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1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81500輛。本次《政策措施》的發布正是落實這一目標的具體舉措之一。今后,重慶還將實施一攬子氫能汽車產業發展措施,帶動氫能汽車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集聚。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