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疏竹
【記憶】
風來疏竹
——懷念關連吉先生
■ 楊光祖
1993年,我大學畢業,分配到甘肅省委黨校文史部工作。關連吉是副主任,算我的領導。第一次相見,他說話就有點刺人。記得他還說:“和我小兒子歲數差不多,倒這么成熟!”我當時一驚,沒有說話。我想,我是放羊娃出身,來自鄉村,肯定比城里娃成熟一點吧?
后來,日子長了,倒覺得他很隨和,平易,沒有官架子,頗為喜歡他。有機會,就和他聊兩句,他是蘭州大學歷史系“文革”結束后恢復研究生招生的第一批碩士生。他的導師是杜經國和吉林大學的李時岳教授。但趙儷生先生也對他影響頗大,他經常提起他,我是從他那里第一次聽說這個人。
他說:“某某有師長之風,但沒有學者之氣;趙儷生有學者之氣,但沒有師長之風。”有一次,趙老師嚴厲批評了某研究生,后來發現自己誤解了。又馬上跑回宿舍給學生道歉。我聽了,覺得甚為有趣。我就喜歡這樣的學者,性情中人也。關老師也是性情中人,遇事隨意,任情而說,不怕得罪人。有一次,他陪校長去省上開會,校長給省上領導介紹說:“這是關教授。”他馬上說:“副教授。”校長尷尬了,就說:“水平早就到教授了。”這其實就是給他面子,結果他又說:“既然到了教授,你為什么不給?”場面于是有點尷尬。
這就是他,關連吉的性情,還是八旗子弟的習氣。他是滿族正白旗,瓜爾佳氏。義和團事變后,祖上隨端郡王載漪輾轉來到了蘭州。幾代人過去了,但骨子里的東西,是很難改的。他熱愛甘肅,畢生傾心于少數民族文化研究,頗有心得,發表了一些有分量的論文。但他似乎不太珍惜,隨發隨散,從來不想著結集出書。他有著作《鳳鳴隴山》《絲綢之路貿易史》《河西開發史》等,有的是和別人合撰的,有的是自己獨著的,頗多獨特見解。但從來不給人簽名送書。我手頭就沒有一本他的簽名本。
后來,我讀溥儒,發現也很相似。作為大師級的畫家,溥儒對自己的畫,似乎無所謂,很超然。啟功的話語風格,我聽了就很熟悉,細一想,這就是關連吉身上也有的。他從來不會把留名后世當回事,似乎很有一些玩世不恭的感覺。其實,大概是一種貴族家庭的超越精神吧。
有一次,部里集體寫一部教材,我把校樣送到關老師家里。他把東西掃了一眼,就說:“我的這部分你也校一下吧。”我那時也無知,想人家的東西,我校錯了咋辦?就說:“我恐怕沒有能力校吧?”他一聽,臉一拉,轉身就走了,邊走邊說:“你真會說話。”我于是很惶恐地出來了。但事后,他也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有一年,我倆去臨夏講課。他住朋友安排的房間,挺不錯的。我只能住學校。他給人家說:“宿舍嘛,隨便安排一個,沒有關系。”結果,讓我住到了一個很破舊的房子,沒有衛生間,晚上還得跑出來上廁所,又是寒冬臘月的。第二天見面,我就生氣了,給他說:“你住那么好的房間,把我安排到這么破的宿舍?”他一愣,然后馬上說:“不要急,我待會給他們說。”后來,問題完滿解決。那時,我還是一名小講師,竟然給我的直接領導,一名資深教授,如此說話。等我年長以后,也深悔孟浪,也更加感覺到關老師的溫暖。他是有一點不通人情,但內心里是有一種平等觀的。
某種意義上,我們倆的性格有點相似,所以,比較投緣。有時感覺不像上下級,倒像忘年交。我是從心眼里是尊敬他的,但遇到不公平待遇,就會馬上反擊。他似乎真地做到了“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我自然也是“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都是短兵相接,但并不記仇。不過恐怕他也不是完全不介意吧?有一次,我們出去開會,說起什么,他忽然說:“光祖腦后有反骨。”我一愣,然后也只有微笑而已。
后來,學校機構改革,給我了一個中文室主任。事后,他給我說:“我知道你從來不會要這些,也不找我們,你也不會找。”我默默。然后,他說:“就直接給你了。”那時,我30歲剛過,還是講師。這就是我這輩子最高的職務了,以后也沒有一點長進。我想,他也會欣然的。他晚年擔任了多年的主持工作的文史部副主任,一直沒有扶正,他也很坦然。我也沒有覺得他會少什么。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劉禹錫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000年,我到北京大學訪學,一年后回來。忽一日,他說:“光祖脫胎換骨了。”我初聽此語,感覺像遭遇棒喝,一下卸掉了許多東西。很快,我就介入了當代文學的研究,在《甘肅日報》等處開專欄,一時反響頗大。一次,教研部小聚,散后,我們步行回家。他慨然地說:“沒想到你終于找見了自己的路。”我一時無語,深夜的大街上,燈影恍惚。如今,我年過半百,果然還在這條道上。
關老師不愿意麻煩別人,也不大與人來往。他退休后,我們偶然會在校園相遇,聊上幾句。后來,他去了北京,就再沒有聯系,也沒有見面。去年8月31日,他在北京去世,享年77歲。忽然得知他去世了,一時黯然。“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我想,關老師是通達之人,對生死可能早就看破了。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依然懷念他。
想起他,就會懂得溫暖,懂得什么該放下。
(作者系文學評論家,西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