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一座缺水城市的再生水“循環鏈”
安徽宿州:一座缺水城市的再生水“循環鏈”
停車掃碼、拿起水槍、噴灑車身……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迎賓公園的一處自助洗車站,市民陶輝熟練地操作著,很快便將私家車沖洗干凈。
“我每次路過這里都會順便洗車。這里的水都是再生水,經濟實惠又環保。”陶輝說。目前,這樣的自助洗車站在宿州市內已建成3處,有11臺自助機器24小時為市民服務。
地處安徽北部的宿州是淮河流域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城市之一,城市人均水資源量僅為500立方米左右,缺水之困讓這座城市形成了一條再生水“循環鏈”。在這里,城市生活污水被處理成符合排放標準的尾水后,并沒有被“一排了之”,而是通過深度處理變成再生水,用于河道補水或綠化、清掃、消防等市政用水。
循環,讓這座缺水城市也有了親水之景。陶輝的身后,冬天的迎賓公園同樣有著小橋流水的景觀,供市民活動的小廣場旁噴泉汩汩,而這些河道補水、景觀用水都來自不斷被循環利用的再生水。
“每天,宿州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總量約14萬噸,其中10萬噸用于河道補水,3萬噸用于工業用水,1萬噸作為市政用水用之于民,再生水的利用率基本達到100%。”宿州市園林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從申說,目前,全市已建成再生水管線4條,總長32.4公里,每年補給河道水量約3600萬噸。
把“污水”變為“活水”、推廣再生水利用,高效運轉的再生水廠是這條“循環鏈”上的關鍵環節。
走進位于宿州市城南的再生水廠,一個個約兩層樓高、有著不同功能的蓄水池整齊排列在廠區。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尾水流入這里后,陸續通過泵房、絮凝沉淀池、V型濾池、加氯間等,水中的有害成分被進一步分解去除、過濾消毒,再生水便源源不斷地產生了。
“我們的日處理能力為16萬噸,經過深度處理后,尾水中的氨氮、懸浮物等指標進一步降低,可以回收用于工業冷卻、園林綠化、道路灑水及景觀補給等。”宿州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筱雄說。
他告訴記者,如今,宿州的城市再生水不僅能夠滿足“量”與“質”的要求,還通過智慧水環境大數據平臺,實現了“管”的提升。“通過信息化管理,我們可以在線監測水質,掌握管線流量等數據,用視頻監控系統實時觀察各個補水口的情況,及時向一線員工派發任務,進行高效、精確的管理調度。”程筱雄說,“未來,隨著城鎮化加快,城市對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再生水回收利用將有更多用武之地,這條‘循環鏈’將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