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理事會就碳邊界調整機制達成協議
【國際動態】
歐盟理事會就碳邊界調整機制達成協議
本報訊 歐盟理事會近日就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相關規則達成協議。根據這一機制,歐盟將對從碳排放限制相對寬松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水泥、鋁、化肥、鋼鐵等產品征稅。該機制是歐盟委員會去年7月提出的一攬子環保提案中的核心內容。
碳邊界調整機制也是當天舉行的歐盟成員國經濟和財政部長會議的核心議題。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說,這一機制將起到三方面作用:一方面提供了加速歐盟相關行業脫碳的工具;另一方面,將激勵其他國家更加可持續發展,減少碳排放;此外,這一機制也是對加速歐洲能源獨立戰略的響應。
與歐盟委員會的最初建議相比,歐盟理事會選擇將碳邊界調整機制的管理更集中化,以提高可行性和效率。歐盟理事會還計劃設定最低門檻,讓價值低于150歐元的產品免于履行碳邊界調整機制義務。這一措施將減少行政上的復雜性,因為運往歐盟的貨物約有三分之一屬于這一類別,而它們的碳排放量并不高。
據悉,碳邊界調整機制將與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并行,并對其具體條款形成補充或替代。
歐盟委員會去年提出一攬子環保提案,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其中包括建立碳邊界調整機制。但外界對歐盟開征碳關稅是否符合現行貿易規則存有疑慮。歐盟很多貿易伙伴強調碳邊界調整機制應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國際氣候協定兼容,否則會加劇貿易保護主義風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