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代理行業“百年老店”
打造代理行業“百年老店”
——訪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專職專家岳小川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稻香村、同仁堂、杏花樓……這些中華老字號品牌,憑借其精湛的技藝、經久不衰的好口碑聞名遐邇,并得到了代代消費者的認可。從這個角度,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專職專家岳小川認為,政府采購代理行業,恰恰缺乏一些這樣的“百年老店”,這應該是未來代理機構發展的方向。
早在20年前,財政部認定了5家政府采購咨詢機構,負責向采購人提供政府采購咨詢服務和政府采購項目代理服務。20年后的今天,代理機構已接近4萬家。作為見證代理機構迅猛發展的從業老兵,岳小川對代理行業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看法。
談及當前代理行業的發展情況,岳小川提煉了“多、小、亂、低”四個字。
“多”是指代理機構數量多。據統計,我國登記備案在冊的代理機構已超過37000家,遠遠超過了政府采購項目代理需求,存在供給過剩的情況。
“小”是指代理機構規模小。當前,除了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或省級大型代理機構,絕大多數的代理機構規模不大,甚至幾個人就可以湊成一家代理機構。
“亂”則指代理亂象叢生。一是代理機構同集中采購機構存在不平等競爭。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二者應各行其是,但現在業務交叉。二是代理機構之間競爭混亂,低價競爭、惡意誹謗等亂象頻發。三是政府管理缺位。代理機構是一種較特殊的市場主體,既涉及財政性資金的使用,又要落實政府采購政策,體現著政府職能,完全交由市場并不妥當。四是人員管理不到位。現在對代理從業人員并沒有資質要求,盡管各地都在組織各種各樣的培訓,但由于代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許多培訓最終流于形式,無法發揮相應作用,“花錢買證”等現象較為常見。
“低”則指服務質量低。多數代理機構所做的服務仍停留在程序代理層面,即組織一些開標工作,但這僅僅是政府采購的最低要求。當前,財政部出臺了《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對代理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編制采購需求,到確定實施方案,再到風險把控,最后到履約驗收,代理服務應貫穿政府采購全過程。
是什么讓這些亂象叢生,制約著代理行業的發展?
據岳小川介紹,當前各地對代理機構的管理是割裂的,A地的代理機構要想參與B地的政府采購活動,還要再次備案,這不利于構建統一大市場。另外,無論是代理機構,還是代理人員,對自身和行業發展都缺乏長遠的考慮,更不用說打造“百年老店”了。即使受了處罰,閉店停業,因為市場準入條件低,許多代理機構可以重新注冊一家代理機構,“搖身一變”,再繼續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成立門檻低、缺乏行業規范與標準,是當前制約代理行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岳小川說。
在岳小川看來,要“對癥下藥”,才能讓代理行業發展回歸到正確的軌道。
第一劑良藥:該管的還是要管起來,適當提高準入條件,設立退出機制,建立評價體系。
去年,財政部首次啟動了全國代理機構監督評價工作,將以往的監督檢查改為監督評價,并設置監督評價指標,是優化代理機構的有益嘗試。
對于評價工作,岳小川很是贊同,他對記者說:“采購人選擇代理機構時往往無從下手,因為他們不了解代理機構的服務質量是怎樣的。如果有了較為客觀的評價結果,把實實在在的數據展示出來,在選擇代理機構方面,采購人就有了依據,代理機構為了得到一個優秀的成績或者是代理項目的機會,也會努力向好發展。”
第二劑良藥:通過制度設計、政策鼓勵來培育優秀的代理機構。引導代理機構做大、做強、做精、做專,打造“百年老店”式的大品牌。
“當代理機構有了品牌,品牌又能發揮一定效應時,代理機構會百般珍惜,也就不會‘胡作非為’了。”岳小川說。
另外,岳小川認為,優秀的代理機構應該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也符合市場規律。通過充分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形成的成熟市場,一般都表現為“二八現象”,即20%的優秀企業占有80%的市場份額,80%的企業占有20%的市場份額。大家熟悉的手機、汽車、計算機等市場基本都是這種情況。希望政府采購代理行業也能產生這20%的優秀企業。
第三劑良藥:盡快建立行業組織,由行業組織承擔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反映代理機構在市場中遇到的困難,政府及時向行業內的代理機構提供相關的幫助、扶持。
此外,岳小川建議,利用互聯網技術,把傳統的招標采購代理服務模式轉變為依托互聯網的服務模式。無論是根據當前的疫情防控要求,還是從新出臺的《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來看,代理電子化是未來的趨勢。
在當前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岳小川認為,“放”和“管”并不沖突,反而是不能一放了之,不作為。放寬代理機構的資格條件并不等于零要求,鼓勵代理機構向大企業方向發展也不等于指定特定對象。
打造“百年老店”,方能讓代理行業蒸蒸日上。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