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入“氫”云 行遠藉“東風”
關注燃料電池汽車
高處入“氫”云 行遠藉“東風”
——北京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綜述
■ 本報記者 張炎
在北京大興一處氫產業園區,??恐惠v綠色巴士,其外形與日常路上行駛的公交車并無兩樣,但內部結構卻大有不同。北汽福田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應用于北京冬奧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污染、零排放、耐低溫的特點。
北京冬奧會是氫能產業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也是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驗。這次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奧會上的精彩亮相,跟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企業的積極配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投入密不可分。
得天獨厚 遙遙領先
北京在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上有著起步早、起點高的特點。憑借區位條件的優勢,“雙奧之城”的身份以及作為全國重要的物流樞紐,北京市及周邊地區擁有大量的城市客貨運輸需求,這些都為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豐富場景。
為了扶持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降低生產成本,北京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獲得各方的資金支持: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群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和氫能供應示范獎勵,通過積分核算給予財政補貼;北京市級初步建立了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體系,覆蓋科技研發、加氫站建設和運營、車輛購置補貼等環節;區級也有包括大興、昌平等明確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研發投入;“安鵬·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等一批社會資本的介入為北京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再添羽翼”。
北京坐擁著研發能力較強的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備高端技術資源和尖端人才資本的領先優勢。清華大學、航天科技六院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長期在氫能、燃料電池及燃料電池汽車等相關領域開展研發,多次產出世界級重大原創成果,具備較好的研發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多名院士組成的專家團隊也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可以進一步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果創新。
同時,北京聚集了一批行業技術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龍頭企業,屬地車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整車及發動機、雙極板等部分核心零部件開發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今年5月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公示——福田、解放、宇通、金龍成為北京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牽頭企業。在核心零部件開發領域,北京城市群氫燃料電池電堆已實現國產化,自主研發的車載儲氫瓶和車載供氫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國內不同品牌車輛,相關產品關鍵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或國內先進水平。
北京燃料電池汽車的一大特點就是有充足的氫能儲備和能源供應。制氫領域有燕山石化等企業提供保障,加氫領域建成了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擁有豐富可再生資源和工業副產氫資源的河北也可以實時為北京供給能源,協同效應明顯。
迎風變革 順勢行遠
談及氫能產業發展現狀,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州市燃料電池汽車群重點實驗室主任廖世軍表示,目前國內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未能形成市場化運作,加氫站數量稀缺、供氫量不足、氫能產業各個環節成本高,企業問題仍然非常突出,制約了商業化進程,而這也是北京存在的問題。
北京市氫能技術研究在國內起步最早,目前已經基本掌握氫能產業體系各技術路線主要環節的關鍵技術,但是我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在部分關鍵材料、零部件環節對進口依賴程度較高,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等環節的技術也不盡如人意。
廖世軍認為,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要實現自主可控需考慮兩個問題:一方面,燃料電池在運行時電壓偏低,導致效率也偏低,因此,這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燃料電池應用向“重卡”方向發展時,耐久性問題突出,提升燃料電池的耐久性也是個關鍵問題。
北京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還存在著總擁有成本過高的問題。從制造端來看,國內燃料電池成本雖然從2016年的每千瓦2萬元以上降至如今的2000元左右,但在使用端,加氫站數量少,氫氣儲運沒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加氫、運氫等環節成本依然較高。氫燃料電池汽車由于產業規模小、研發投入大,車輛購置成本約為燃油車的3至5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儲氫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生產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已經關注到了這些問題,在《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中,明確聚焦產業關鍵環節的“卡脖子”技術難題,集中突破整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核心技術,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解決方案,開展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安全技術研究,攻克車用液氫存儲與應用技術。
除此之外,廖世軍建議,北京市還應考慮一個問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起步早,推廣應用也領先于其他城市群,在此基礎上如何保持先進?因此,如何尋求下一步突破就成了當前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
對此,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許曉敏認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要以氫能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協同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新模式?,F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作為研究熱點正滲透至各行各業,能源領域與智能產業結合可創新為新型產業形態,實現產業無界融合。同時,她還提到,北京市氫能發展前景十分光明,但氫能的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發展時機均需深入研究和探索,進一步明確模式、梳理路徑、把握時機,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直至飛躍。
政策路線
2020年,《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出臺,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開啟了體系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
2021年,《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發布,提出統籌規劃京津冀區域氫能產業布局、京北全面布局氫能產業科技創新應用示范區、京南打造氫能高端裝備制造與應用示范區三大布局思路,著力打造“區域協同、輻射發展、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產業創新高地,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2022年,《關于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開展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申報的通知》相繼發布,為燃料電池汽車的試點示范應用再打一劑“強心針”。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