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新跑道” 激活“新動能”
找準“新跑道” 激活“新動能”
——浙江湖州綠色低碳促增收
“咚咚……”天剛亮,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山川鄉馬家弄村的竹林里,村民丁渭寶正手腳利落地砍掉枯死的毛竹。
“枯竹要盡快砍掉,否則影響其他竹子的生長?!彼亮瞬梁剐χf。
作為“兩山”理念發源地的安吉縣去年上線了“兩山”竹林碳匯收儲交易中心,將農戶的林權統一流轉到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經核證后形成碳匯產品包,再通過安吉縣兩山生態資源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收儲交易,增值產生凈收益的70%反哺給合作社,實現林農增收。
今年,馬家弄村通過合作社在村里流轉了4500畝竹林,這部分竹林總共可以拿到每年180萬元的林地流轉金。根據相關協議,丁渭寶家的20畝竹林通過合作社流轉,每年能拿到至少4800元的收益。
“過去幾年毛竹不‘走俏’,價格賣不起來,村里很多人也不愿意花功夫上山打理,‘拋荒’現象嚴重?!倍∥紝氄f,“沒想到現在林子里的空氣竟然還能換錢,竹子又成了‘香餑餑’!”
在馬家弄村,和丁渭寶一樣重新上山養護毛竹的村民越來越多,施肥、除草、翻土,精心呵護著每一棵毛竹。
不僅優質空氣能“賣錢”,“碳匯指標”也可轉化為“生態綠幣”。湖州南部的德清縣近日成功簽約了浙江省首筆濕地碳匯交易。德清縣自然資源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每噸58.83元的價格,購買了下渚湖濕地1萬噸碳匯量。江南水鄉濕地原生態美景,轉化成蘊藏巨大碳匯能力的生態價值。
“據測算,下渚湖濕地年固碳能力在1.7萬噸左右。”德清縣自然資源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將碳匯資金用于濕地生態修復等工作,到2025年下渚湖濕地碳匯量預估可達到3.4萬噸以上。若將這些優質空氣“變現”,每年產生的綠色資金可以在當地縣域范圍內實現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反哺濕地生態建設。
以紡織產業聞名的長興縣擁有幾千戶家庭織機散戶,傳統手藝雖致富了一方百姓,但“低散亂”等問題逐漸讓環境壓力凸顯。走進夾浦鎮丁新村小微園區,記者看到加彈機、經編機等設備都入園集聚,通過“織機上樓”實現“空間換地”。
“原來在家生產,環節分散,如今集聚后生產效率更高,每年可以節省約30萬元物料運輸成本?!笨棛C戶朱旭平說。目前,長興縣家庭織機散戶大部分已實現“上云”,單臺織機產能提升20%,產品合格率從87%提升至95%以上。
如今,吳興區工業控碳數智平臺迎來了第95家接入企業。該平臺對全區紡織、化纖、有色金屬等高能耗行業中的150多家規上企業逐步實現碳排放精準管控,同時配套節能診斷服務等,用及時、直觀的碳排放數據引導企業綠色轉型。
“數字化手段使企業碳排放量有了精準的‘標尺’?!眳桥d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曹國良說,精準實時控碳,也能讓生產力實現高質量“變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