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漾文化穿越意味的古代書院
【文化雜談】
蕩漾文化穿越意味的古代書院
■ 倫立飛
書院是古代私人或官府設立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唐宋至明清時期最盛。中國自宋朝以來就有“四大書院”一說,但究竟哪四所書院可以稱得上“四大”,說法不一。普遍認可的說法是:河南商丘南湖畔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岳麓山的岳麓書院,河南登封嵩山的嵩陽書院,江西九江廬山的白鹿洞書院。
書院,是傳播學識、探究學問的所在,既是名流學者講經論道的場所,又是文人墨客神往的去處。在那里,書聲朗朗,墨香陣陣,流淌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它在中國古代文化傳播中,啟承轉合,自由流暢地銜接著各種文化流派,成為時代文化的有效載體和價值符號。
應天書院起源之早,規模之大,持續之久,人才之多,居古代四大書院之首。《宋史》記載:“宋朝興學,始于商丘。”“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應天書院的前身,是后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出類拔萃,百余名學子科舉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學子們“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應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之邀在此任教,其顯盛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岳麓山上的岳麓書院,是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門庭前懸掛有一楹聯,曰“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這塊令人驕傲的文化招牌,可謂實至名歸。這座書院培養出的人才中,有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楊昌濟、程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杰出人物。
嵩陽書院原名嵩陽寺,因坐落嵩山之陽而得名。南宋時嵩陽書院因戰亂廢損,直到清康熙年間重建。在學識傳播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在此聚眾講學,使書院名聲大振。北宋名儒司馬光、范仲淹、朱熹等也曾受邀在此講學,嵩陽書院因此成為重要的儒學傳播圣地。
白鹿洞書院始建于唐代。最盛時,有360余間建筑,屢經興廢。相傳,唐貞元年間,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此隱居讀書,養一白鹿自娛。此鹿通人性,常跟隨左右,且能跋涉數十里到星子縣城將主人要買的書、紙、筆、墨等如數購回,故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所居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讀書臺舊址創建臺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辦起學校,稱“廬山國學”。宋代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為南康郡守時,重建院宇,在此親自講學,并吸引了許多海內外知名學者來此講學,白鹿洞書院因之名聲大振。
在中國古代,諸如“四大書院”的書院繁榮現象,是有其歷史淵源和時代需求的。那個時候,書院的存在,足以讓社會賢達在理想與現實的對峙中,找到與統治者妥協的平衡點。在保持相對學術獨立性的同時,積極尋求官方的認可與鼓勵,書院既理性地認可著現實統治,又明智地把持著辦學自由和學術方向。通過研習經史子集,通曉時務物理,講求道德規范,激發人性中的真、善、美。正如朱子所說“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復于善”或“唯學為能變化氣質耳”。可以說,古代書院,門戶開放,有教無類,不受地域限制,營造出難得的學術氛圍。為此,統治者對書院多有褒獎,學者也擁有一個言論相對自由的學術平臺。
古代書院多建于山林名勝所在地,是受了佛教“僻世遁俗、潛心修行”的影響。書院選擇的環境,常常是山環水合,或泉清石秀,或古樹參天,或茂林修竹……可謂“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如此僻靜優美、清邃秀麗的去處,自是最宜于學業傳授和學術研究的。同時,古代書院建筑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表現為嚴謹樸素不奢華,含蓄內斂有層次,色調淡雅而豐富,具有不可忽視的人文魅力。
古代書院,不持門戶之見,不死守師從學說,廣泛開展學術論辯。正是在一論一辯之間,思維才有了突破口,社會才有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如岳麓書院的“會講”制度,讓不同學術觀點的學派在或大或小的范圍里進行探討論辯,平等交流,旁聽的學生聆聽著大師們精妙的語言,體驗“思辯”的樂趣,探求人性的秘密,該是多么美妙、多么快樂的事情啊。再如嵩陽書院以學生個人讀書鉆研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所謂“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疑漸漸解,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與此同時,書院還采用“問難論辯”式教學,啟發學生的思辯能力。時至今日,所有這些,不啻為值得提倡的教育教學方式。
可以說,中國古代書院文化是極有分量并且耐人尋味的,正是這些耐人尋味的書院文化,才讓中國古代書院有了繼往開來、溯古通今、蕩氣回腸的文化穿越意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