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清廉當作珍寶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把清廉當作珍寶
■ 洪德斌
春秋時期,宋國有個人上山采石,沒想到意外采得一塊玉石,價值連城。那個人怕玉石放在家中會被盜,拿出去賣又賣不上好價錢,就來到大臣子罕府中,想把玉石獻給子罕。子罕看了看玉石,婉言拒絕,說道:“我把清廉當作珍寶,你把玉石當作珍寶,如果我要了你的玉石,我們倆都失去了珍寶,不如我們守著各自的珍寶吧。”
把清廉當作珍寶,子罕的話即便穿過幾千年的漫長時光,如今聽來仍然發人深省,引人深思。毋庸置疑,當下社會的一些人身上,價值觀、人生觀發生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潛滋暗長,他們的靈魂受到了嚴重侵蝕,于是乎,把金錢奉為至寶,一味只知追名逐利,忘記了抑或是忽略了清廉二字,為了獲得不該得的好處,甚至干出了以權謀私、貪贓枉法之事,最終卻都落得悲慘的結局,令人唏噓。與其如此,我們何不學學子罕,把清廉當作珍寶呢?
把清廉當作珍寶,因為它是一種操守。于謙曾在《石灰吟》一詩中寫道:“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古往今來,清廉一直為人們所推崇,成為無數人畢生的追求和堅守。擁有清廉,就擁有了蓮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好形象;擁有清廉,就擁有了淡泊名利,寵辱不驚的良好心態;擁有清廉,就能對不義之財不動心,對法外之求不動心,對非分之想不動心,構筑起偉大的人格堤岸,抵擋住欲望無盡的沖刷。
把清廉當作珍寶,因為它是一種智慧。朱元璋曾告誡手下的人:老老實實地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盡。這是箴言,更是人生的智慧,只有清廉的人能夠做到。清廉的人懂得知足,不求錦衣玉食,卻喜粗茶淡飯;清廉的人懂得知止,在誘惑面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清廉的人眼光長遠,不為物欲蒙蔽雙眼,不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算的是人生的長遠賬,他們相信只有守住清廉,才能保證一生平安,才不會失去屬于自己的“那口井”。
把清廉當作珍寶,因為它是一種幸福。古人云:“人人皆求福,做官亦然;做官欲求福,還在清廉中。”清廉的人俯仰天地,問心無愧,就會遍體輕松,心底坦然,辦事踏實。而貪婪者整天如驚弓之鳥,憂心忡忡,稍有風吹草動,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清廉的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百姓愛戴,人民敬仰,平安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人生。而貪婪者一旦東窗事發,鋃鐺入獄,既害了自己,又累及家庭,等到幡然醒悟,悔之晚矣,還有何幸福可言。
把清廉當作珍寶,我們的心中就會時時涌動一泓清泉,蕩滌那些貪婪的邪念;我們的心中就會永遠矗立一座燈塔,照亮我們人生的航向。把清廉當作珍寶,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重慶市巴南區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