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取暖器出口“熱”看中國制造活力
【行業動態】
從取暖器出口“熱”看中國制造活力
——來自浙江一線市場的觀察
走進浙江省慈溪市富運電器有限公司的車間,一臺臺剛走下生產流水線的暖風機正在技術工人手中完成最后的質檢程序,即將出口到波蘭等歐洲國家。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出口訂單量已超過358萬臺,高于去年全年的銷售臺數。”公司副總經理胡雪沖告訴記者,今年有望實現2.2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出口銷售額目標,同比增長近三成。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包括暖風機在內的一系列取暖設備迎來出口旺季,在歐洲等地較為搶手。浙江、廣東等小家電制造集聚地訂單上漲明顯。
來自阿里巴巴國際站等大型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產取暖設備需求量同比增長超40%,其中電熱毯需求量同比增長超70%,電暖氣需求量同比增長超50%。義烏市唐躍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近期出口阿爾巴尼亞的取暖設備訂單總額同比增長了3.3倍。
中國取暖設備在海外持續熱度不減。慈溪市玉龍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旭圓說,除了受能源危機影響,今年歐洲一些地方氣溫下降得更快,取暖用品的消費高峰也提前到來。“與往年相比,中國產品的節能優勢今年更被海外客戶看重。”
取暖設備出口走俏的背后,是我國供應鏈完備、安全,傳統制造業品質化發展,和眾多一線企業韌性的體現。
在義烏工作的外商馬里奧看來,中國制造業商人和企業家“鼻子”靈、“手腳”快。“他們行動很有效率,什么產品有市場前景,他們就能很快轉做這個產品,靈活性強。”
在慈溪有100多家取暖器生產企業,出口量占全國的近三分之一。一些企業家介紹,當地具有產業集群發展的協同優勢——在慈溪生產一臺取暖器可以“就地取材”,無論是開關還是暖氣片,都可在本地找到貨源。并且,取暖器雖小,但在創新領域可以大做文章。
“企業現在為取暖器創新研發了智能語音、遠程操控等模塊,產品很受市場歡迎。”胡旭圓說,自涉足取暖設備生產以來,玉龍電器每年拿出上年利潤的20%投入新產品研發,目前企業已擁有100多項專利。
慈溪許多企業與取暖設備“打交道”的時間在10年以上,不少企業近年來引入了數字化制造技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
面對取暖設備的熱銷,相關單位和企業努力抓住機遇,也在積極布局。
在小家電等傳統產業之外,義烏在對外貿易中著眼布局更多新興產業。9月16日,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東市場正式啟動招商,計劃打造成新能源產品市場。“建成后,義烏將擁有較為完整的新能源產品產業鏈條,吸引更多的采購商來到義烏,經營戶也將擁有更多元的銷售渠道。”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招商辦副主任陳棠說。
完善的配套體系與供應鏈生態中孕育著產業升級新機。在新的形勢下,以取暖設備制造為代表的小家電行業推陳出新,不斷體現先進制造水平。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4.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0.2%,比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不等于‘夕陽產業’,在創新升級方面還有努力空間。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通過不懈努力,在世界市場上爭做行業品牌的領軍者。”談到未來,胡雪沖信心滿滿。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