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海外專家高度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和發展藍圖,認為中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有助于促進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完善全球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生態文明理念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小約翰·柯布說,過去十年,中國致力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生態保護方面力度大、舉措實,在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能夠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使數億人脫貧,這是一項具有全球歷史意義的成就。
柯布說,中國顯示了治理污染的決心,為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作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不僅體現在承諾上,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環境問題專家大塚健司對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行動印象深刻。他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中國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等諸多環保措施、法律,生態環境大幅改善,民眾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曾多次到訪中國的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長卡格萬加認為,中國生態環境的改善有目共睹。他說,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努力富有成效,讓人真正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即在發展和環境可持續性之間尋找平衡,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世界
老撾國會副主席宋瑪·奔舍那對中國致力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頗有感觸。他說,中國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現代化發展老路,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說明中國共產黨謀求高質量、可持續的綠色發展。
柬埔寨亞洲愿景研究院研究員通孟戴維說,人類不應以犧牲自然環境換取經濟發展,而應努力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中國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中國對建設生態文明的承諾。
中國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也給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機遇。多國企業界人士表示,中國綠色技術不僅有助于一些國家解決發展和環保問題,也給不少企業帶來機遇。
委內瑞拉環境電視臺總裁維克托·卡里略說,中國為全球向綠色經濟轉型和節能減排作出了巨大貢獻,例如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很好地滿足了拉美地區很多國家偏遠地區解決電力和環保問題的需要。
在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環境與社會部高級研究員郭江汶看來,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威脅方面,中國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動車、減排以及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而且中國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將顯著加速全球綠色轉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