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城”輪廓初顯
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城”輪廓初顯
本報訊 從賣燃油車到銷售新能源汽車,比亞迪“老兵”趙長江見證了十年來深圳汽車產業的蝶變。
“從把車造出來,到把車賣起來,再到把利潤做起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不斷進步。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鏈管控能力的車企,才能給消費者提供品質良好的汽車。”比亞迪騰勢汽車總經理趙長江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長期以來,電子信息產業一直是深圳的經濟支柱和優勢領域。現在,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城”的產業形態已經輪廓初顯。
當前,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超多強”的企業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已培育年產值千億元企業1家、百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企業超過22家。
日前,總部位于深圳的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收到了沃爾沃汽車公司關于向其供應電池電芯產品的定點通知。此前,欣旺達已獲得雷諾日產動力電池定點訂單,并進入德國大眾汽車供應商體系。
“動力電池是一個重資產行業,設廠投資動輒上百億元,與欣旺達合作的整車廠都是頭部車企,這也是我們投資擴產的信心所在。”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明旺說,欣旺達目前積極向上游產業鏈布局,與上游廠家達成戰略聯盟,參與到一部分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合作。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李寶華說,深圳擁有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在動力電池材料、關鍵裝備、結構設計、制造技術和創新能力等方面處于領先水平。
深圳已經具備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圳市工信局局長余錫權說,在硬件方面,深圳構建了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技術鏈條閉環,覆蓋電芯模組、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各環節;在軟件方面,深圳大批電子信息和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進入智能駕駛軟件開發領域。
智能化的持續提速,也在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得益于2022年8月份正式施行的《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自動駕駛汽車在深圳開始“有法可依”。小馬智行公司副總裁莫璐怡說,條例為自動駕駛未來大規模商業化奠定了合法合規的基礎。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增加值340.02億元,同比增長44.5%。
在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的助力下,深圳空氣質量指標等持續改善。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PM2.5平均值為1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微克/立方米。
澳康達名車廣場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祥達說,去年公司交易的二手車中,新能源汽車只占3%,如今已經達到7%,還出現很多消費者換購新能源汽車的現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余錫權說,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正在加速形成,汽車白色家電化、工具化特征更加明顯,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高速成長期,深圳將持續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助力企業品牌提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