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憑實力出圈
首個算力交易平臺在寧夏上線
中科曙光憑實力出圈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已一周年,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已全部開工。在如火如荼的“東數西算”工程基建景象中,有一地因先一步、快一拍而備受關注,它就是寧夏。
買賣需要交易,交易離不開平臺。就在幾天前,國內首個一體化算力交易調度平臺——東數西算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算力交易平臺)在寧夏正式上線。該平臺由寧夏回族自治區聯合中科曙光、中國電信寧夏公司、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等共同打造。
據介紹,隨著相關算力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目前的“東數西算”工程發展瓶頸之一就是如何讓東部的算力向西部遷移。在業內人士看來,當企業真正感受到西部算力資源的成本、資源優勢后,遷移才會變得順暢。
中科曙光副總裁、曙光智算總經理曹振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科曙光深度參與了該平臺的建設,既是平臺的基建方、算力的提供商,也參與了平臺方案的設計。
在算力交易平臺上線儀式上,曹振南表示,中科曙光依托在大型算力設施、算力資源調度、算力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優勢,助力交易平臺成為寧夏數字產業“聚合器”,以先進算力服務為牽引,快速聚合硬件、模型、算法、數據、應用等產業要素,打造寧夏先進算力產業“朋友圈”。
而要實現算力產業“朋友圈”的互惠互利目標,首先需有豐富算力類型讓用戶能按需購買。中科曙光在參與建設算力交易平臺過程中,重點工作就是優化算力交易平臺的算力結構,提升人工智能、科學工程的算力供給能力,支撐寧夏成為“東數西算”工程算力樞紐。
“算力交易平臺是新生事物,之前并沒有經驗可復制。建設過程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即便是默契的老友,也會遇到很多難題。”曹振南坦言。
作為首個吃螃蟹的人,寧夏構想的算力平臺是一個真正的交易平臺,可以接入多家算力,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選擇。那么,如何設計一個好的架構、如何標準化算力接口,使得未來對接更多算力時更順暢,成為擺在寧夏面前的第一道難關。而中科曙光憑借在算力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實踐,贏得了寧夏方面的信任。
曹振南介紹,中科曙光不僅在算力領域有不錯的成績,在算力平臺建構方面也已摸爬滾打很多年。中科曙光自運營的算力服務平臺對接過很多算力中心,有大量的用戶;算力平臺上聚合了很多的應用,在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方面有過很長的磨合;技術成熟度高,迭代快。“用戶其實很簡單,在市場中無時無刻不是在用腳投票。只有接觸過大量的用戶,才能真正明白用戶的需求點究竟在哪里,才能第一時間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曹振南說,“經過各方多輪深層次的溝通和討論,最終我們得到一個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據悉,算力交易平臺是國內首家基于“算力可用、可控、可計量”的一體化算力交易調度平臺、算力服務交易解決方案平臺。平臺可為大規模任務提供無損智算算力,解決算力輸出、轉化、匹配、應用、交易等問題。平臺建成后將助力形成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數據要素市場,助力東西部算力均衡發展,助推“東數西算”戰略落地。
除承載“東數西算”工程目標外,算力交易平臺對寧夏當地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亦有高效支撐。算力交易平臺可賦能寧夏“六新六特”等產業數字升級,如為新材料分子力模擬、風光電場氣象預報、高端裝備仿真設計、農業育種研究等領域提供先進算力服務,成為產業升級的數智化底座。
平臺雖已上線,但未來要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例如如何全面降低能耗,讓算力服務平臺更“綠色”,如何讓算力和應用之間實現更好的銜接等。“道阻且長。但開放、合作、包容是我們一貫的理念,也是接下來攻堅克難的信心源泉。”曹振南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