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連跌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小幅走低。(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林漢志 施鰻珂 編制
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第七日觸及跌停
繼前幾個交易日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觸及跌停后,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再次跌停,這已是自11月30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第七個交易日觸及跌停。
銀行外匯交易員認為,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觸及跌停,這主要是市場上美元買盤增多所致,其背后既與投資者基于避險情緒而購入美元的投資行為有關,也與機構的投機行為分不開。
人民幣即期匯率緣何連現跌停
資料圖片
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認為,“本輪人民幣急速下跌的原因十分復雜,既有短期的需求沖擊,也有長期資本收益的因素;既有外部的套利驅動和資本回撤,也有內部經濟增速的預期改變,另外也不排除一些機構看空中國經濟、做空人民幣的因素。”
中國銀行的外匯交易員指出,“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發酵,投資者對未來預期趨于悲觀,紛紛拋售非美資產和貨幣購入美元,此時美元扮演著避險貨幣的角色,其他貨幣對美元紛紛走軟。”
專家:不必過于恐慌 長期升值預期未改
就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大趨勢而言,各國匯率的大幅波動是極為普遍的現象,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貨幣只漲不跌。“人民幣長期的單邊上漲使市場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一旦出現貶值就感覺很意外。其實匯率作為一種貨幣的價格,升與降都是正常的。”在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此次價格走低也是對過去較大升幅的一種正常回調,不必過于擔憂。”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