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背后的力量
【閱讀】
選擇背后的力量
——讀《決策》札記
■ 郭綱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成果,是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徹底告別了短缺經濟的時代,走上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新征程。
生產力的持續大幅提升,帶來了商品物資供給的不斷豐富與日趨多樣化。生活在今天的我們因此而有了更為多元與多樣的選擇。而我們的每一種選擇、每一次選擇,都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偏好、目標等作出相應的決策。
常言道,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商品豐富了,市場繁榮了,生活幸福了,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選擇性的增多,帶來了新的幸福的煩惱。而且,在具體的選擇過程中,往往又免不了受到各種各樣外部因素的影響與干擾。
那么,在我們進行具體的選擇時,究竟會有什么樣的力量影響我們的最終決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里克·約翰遜在其著作《決策》中通過大量案例分析后認為,其實,在人們日常決策的背后隱藏著一種不可忽視的助推“力量”。這種隱形的“力量”源于“選擇架構”。
按照埃里克·約翰遜教授的解釋,所謂“選擇架構”,是指選擇呈現方式的各個方面,它可以被有意或無意地操縱,以影響人們的最終選擇。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周遭的現實世界,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情形似乎確實會如此。比如,當我們來到一個新開的餐館點菜時,菜單上菜品的推薦順序、示意圖片的展示形式、服務員的推薦態度、線上的大眾點贊率等往往會成為我們選擇的重要參考,并對我們的最終選擇產生影響。又如,某個時間段新上線了幾部電影,不同的新片在線上列示的順序與形式、內容簡介與觀眾評價的展示、新片播放時間的具體安排與頻次等多少會對我們的購票選擇產生相應的影響。
當然,無論是就餐還是觀影,選擇者即便因受“選擇架構”的左右而未能獲得就餐或觀影預期的良好感受度,一般來講也不至于對選擇者造成重要的實質性的負面影響。然而,有些選擇卻是至關重要的。比如,社會上各類保險理財等金融類產品的營銷中,產品供給方提供的“選擇架構”對于廣大非專業的購買者(選擇者)而言,其影響不容小覷。又如,高考結束后考生填報志愿時,眾多高校為考生提供的令人眼花繚亂的“選擇架構”,對考生志愿填報(學校與專業選擇)等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再如,醫院及其醫生(“選擇架構”的設計者)對于一些疑難雜癥和危重病人治療方案(包括是否手術、由哪位醫生主刀、使用什么藥物、如何用藥等)的制定,對于患者及其家屬(“選擇架構”選擇者)而言是極端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人命關天的。
顯然,處于新時代新階段的我們,在追求美好生活同時又面對紛繁復雜的選項進行決策時,往往離不開專業化人性化“選擇架構”的助力。而眾多“選擇架構”設計者的出發點與立腳點、專業能力與業務水平、思想覺悟與道德境界等,對于“選擇架構”的使用者而言至關重要。只有當“選擇架構”的設計者與使用者目標一致、相向而行,在此基礎上呈現的“選擇架構”才可能更容易被需要者認可與歡迎,這樣的“選擇架構”也才可能更為務實有用,更能增進福利,更加富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財政審計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