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茄餅
【人間煙火】
炸茄餅
■ 吳國忠
周日下午,雨一刻不停地下著,而且越下越大。我們老兩口關在家里出不了門,干不了活計。看電視吧,那幾個臺翻來倒去,都是老一套,不是看過了,就是不好看。看手機,時間長了,眼睛又吃不消。
我說:“哎,冰箱里不是還有昨天包餛飩剩下來的堆芯嗎?沒事做,我們不如炕些茄餅吃吃,換下口味?”堆芯就是韭菜、肉、小蝦、雞蛋等攪拌而成的餡料。老伴經我這么一說,也覺得可以,反正是鮮韭菜拌成的,不吃也走味兒了。但她不肯讓我到外面去,怕我弄得渾身泥和水,而是她自己穿上雨靴、打上雨傘,到屋外田里剪了三只大茄兒,掐了一些小米蔥。
把茄子和蔥拿回家,我們開始合作。我拿出兩個雞蛋,調餅料用的面粉,將水、面粉、切好的小米蔥、鹽、雞蛋混入鋁鍋內,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稠了加水,稀了加面。稠了,茄餅表面面粉厚不易脆;稀了,封不住面兒。調成不稠不稀,就得靠實戰積累起來的經驗。不是自己吹,做這個我比老伴在行多了,這是我的長項。她則負責切茄子模型,切成圓片兒,中間劃一刀,說實話,她這手藝比我好,大小均勻,口子深淺恰當,而且嵌進的餡料得當,這是她的長項。兩個人配合,各顯所長。
我把兩個人的操作過程用手機拍下,傳到網上去,讓出門在外的家鄉人解一解鄉愁。忽然應景想起晚清費墨娟的一首詩:“雨雨風風添暮寒,故園望去路漫漫。眾人哪解思親渴?有淚多從暗里彈。”
茄餅應該是炕或是煎,不應該炸。但是現在炕茄餅不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媽媽在時那樣,鐵鍋里只放幾調羹油,炕出來的茄餅白白的、脆脆的。在那物資匱乏什么都用計劃票證的年代,炕茄餅是沒有肉的,是用韭菜拌炒雞蛋,若是有一點豬油渣,就是開洋葷了。炕茄餅是我們小時候饞涎欲滴的人間美味,恰似過年一樣了。哪像現在油隨便放,茄餅放進去像洗澡一樣。炕出來的茄餅表面脆酥,內里鮮香,里面的茄兒及餡料嫩滑爽口,勝過八珍玉食。
鐵鍋里放入足夠的油,老伴兒說:“油不能少,油少了炸不勻,而且熟得慢。”我收起傳統的“油畢竟不是水,少放點油”的心思,打開煤氣灶點上火,將油燒得沸騰起來,由我把兩面已滾好的茄餅模塊放入熱油中,她用筷子負責移動翻身,生熟度也由她決定,她看得比我準。就這樣反復運作,不到一個小時,三盤子茄餅、一盤子鍋攤大功告成。一停鍋,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搛上一個,各自嘗嘗剛出鍋的茄餅。相互對望,會心一笑。油是膩了點兒,但咸淡正好,色味俱佳,口齒留香,好吃,更體會到了古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文化傳承。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財政和資產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