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典型案例依法懲治串通招投標犯罪
新聞一線
最高檢發布典型案例依法懲治串通招投標犯罪
本報訊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串通招投標犯罪典型案例。該批案例共5件,揭露了常見串通招投標犯罪類型,旨在警示教育招投標市場主體,預防招投標領域犯罪發生。
該批典型案例有三個特點:一是充分體現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招投標領域犯罪、能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二是深刻揭示串通招投標犯罪的行為模式和主要類型;三是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同時,五個案例各有側重。在案例一“A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陳某等30人串通投標案”中,對于涉案主體眾多的案件,檢察機關開展調查核實,充分評估案件處理對企業后續生產經營可能造成的影響,堅持寬嚴相濟,分類處置;在案例二“付某某、徐某某等7人串通投標案”中,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引導涉案國有企業有效開展合規整改,助力守法經營;在案例三“陳某某、李某某等15人串通投標,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對于涉及多個犯罪行為的串通投標案件,檢察機關根據行為人的不同作用,結合事實證據準確認定案件性質和罪數;在案例四“J公司、W公司、Y公司、洪某某等5人串通投標案”中,涉案民營企業在檢察機關建議下,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作用,探索“黨建+合規”監督管理新模式,使合規整改更有效進行;在案例五“陳某某、邱某某等9人串通投標案”中,深挖黑社會性質組織串通投標案件背后的“保護傘”,制發檢察建議堵塞行政監管漏洞,凝聚合力從嚴打擊招投標市場的黑惡勢力。
最高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部分不法分子為商業利益所驅動,在工程建設、設備采購等多個領域違規串標圍標,導致招投標環節問題突出,串通投標、行賄、受賄等違法犯罪案件多發。串通投標是一種惡意競爭行為,妨礙招投標機制應有功能的發揮,給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造成隱患,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應予高度重視、依法嚴懲。下一步,檢察機關將依法打擊招投標領域犯罪,積極延伸檢察職能,推動訴源治理,引導企業合規守法經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
(宗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