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現象看本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
——2011熱點新聞事件點擊
本報記者 賈璐
2011年年初,遼寧撫順爆出的“天價U盤”事件讓網友的矛頭直指政府采購。如何看待“天價采購”背后預算制度改革不徹底、缺乏統一配置標準的問題,成為政采人新的課題。
2011年7月,北京地鐵4號線發生奧的斯電梯事故。最低評分法存在何種缺陷?在反思的同時,政府采購從業者也看到可以借鑒內容——涉及電梯的采購應當在標書中體現安全性能等相關要求。
2011年9月,朗科被爆出將相同質量的商品按照“市場價”和“采購價”分別定價。政府采購在充當“冤大頭”的同時,如何有效監管供應商的問題又一次擺上了政府采購工作者的案頭。
2011年10月,海口某“五無企業”中標政府采購項目被炒得沸沸揚揚。不過,我們透過事件本身,也看到其背后隱藏的問題,如綜合評分法評什么?供應商資質該由誰驗證?聯合體投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11年11月,湖南實名舉報案再次引發社會大眾對年底突擊花錢的質疑,是否應設置投標價格上下限、預算管理等問題成為年底政采人熱議的話題。
在甚囂塵上的熱點新聞塵埃落定之后,我們也許已經不記得這些事件的始末,但這些事件背后凸顯出來的政府采購及相關領域制度層面或執行層面尚不完善的問題,都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并引以為戒。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