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品”里攢出好日子
【我的父親母親】
“廢品”里攢出好日子
■ 韋艷
我很喜歡攢空紙箱、塑料瓶等回收物品,這習慣大概與父親有關。
從我記事起,無論嚴寒酷暑,父親每天都會騎著破舊的二八自行車,車的后座架有一對籮筐,這是他出門的全部家當,父親是收廢品的。那一對籮筐是父親的移動倉庫,出門時里面會放幾扎空的編織袋和一桿秤,偶爾還會裝兩包孩子們愛吃的零食,好讓他們央求家長用廢品來交換。
父親每天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家周圍十里范圍的大街小巷。每到一處,他就會一手推車一手搖著撥浪鼓,配合他那沙啞的喊聲,告訴大家他來收廢品了。
父親的生意,時好時壞,但是他每天都很開心。即便今天一點廢品也沒有收到,晚上回家仍會跟我們分享白天遇到的人和事。父親像講故事一樣,把他認為有趣的遭遇講給我們聽,我會錯以為收廢品不是他的主要工作,講故事才是。
有一次父親收了一大袋鴨羽毛,很是高興,以為可以賣個高價。結果收購的老板告知,鴨絨毛才值錢,他的鴨羽毛只能扎扇子,在鄉下大家都用簡易的蒲扇,這個只有大城市才回收的。只有這一次父親回家沒有講話,晚飯吃得也很少。
后來不知父親從哪里尋到了一個可以回收鴨羽毛的老板,還給出了不錯的價格。
從那以后,父親又每天回來都很高興。月底老板結了賬,父親還特意給我們買了一只燒鴨。我不太明白父親為什么能為自己的鴨羽毛找到出路,所以大膽地問他,是不是自己去城里賣掉的。父親哈哈大笑,告訴我說:“賺錢靠問,省錢靠攢。”
原來,父親為了把自己回收的鴨羽毛賣個好價錢,他走了很多個養鴨場。但是得到的結果都一樣:鴨羽毛不值錢。后來他找到一家燒鴨店,看見老板自己在收拾鴨子,便上去問鴨毛賣給哪里?老板看父親誠懇便告訴他一個信息,說把收來的鴨毛簡單加工分類就可以賣給扇子廠,有定期過來收購的人。
就這樣,父親把便宜收來的鴨羽毛攢著,攢夠了就按照回購標準分類,最后一次性賣給扇子廠。
我為父親的堅持感動,也為父親的智慧驕傲。成年以后經常想起父親說的那句話“賺錢靠問,省錢靠攢”。我隨著父親的習慣,家里的能回收的東西也都攢起來,有時候我會去很遠的地方賣給廢品回收站,有時候也會送給小區里的爺爺奶奶。
每當聽到有人夸我善良、會過日子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我終于明白好日子和好運氣都是可以攢出來的。它從父親收賣廢品的經驗中來,也從父親的人生智慧中來。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