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更智慧
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
讓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更智慧
“現在澆一畝地,一年的水費只要80元,比過去便宜近20%,而且泵機故障率低了很多。”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劉橋鎮尹家園村黨總支書記陳亞飛對記者說,種糧戶們的獲得感與一份全國政協提案有關。
1月30日,全國政協公布2023年度好提案名單,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原校長施衛東提交的《關于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推動我國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在列。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很大,管理維護也要跟上。”施衛東說。
以2023年為例,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1996億元,在2022年首次邁上萬億元大臺階基礎上,再創歷史最高紀錄,開工建設農村供水工程2.3萬處,提升1.1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
“比如泵機,一種常見的水利設施,其耗電量、耗油量不可小覷。如果我們對泵機的管理再精細一點,讓泵機的效率再提高一點,就可以對國家節水、節能和‘雙碳’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施衛東說。
為了寫好提案,施衛東結合自己所承擔的科研項目,先后走訪江蘇省水利廳、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等單位,調研國家水泵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大學流體機械溫嶺研究院以及新界泵業、利歐泵業等行業重點企業。
調研發現,我國不少水利工程仍然存在標準化程度不高、智能化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在農村,農田水利的管護力量偏弱,專業技術人才不足,信息化自動化覆蓋面也不大。
發現問題,更要研究如何解決問題。施衛東帶領他的研究團隊,研制了數字孿生平臺等信息化、集成化、標準化技術工具,并與地方部門合作推廣,培訓基層水利技術人員。陳亞飛所在的劉橋鎮,正是施衛東團隊服務的30多個基層點位之一。
“用了數字孿生平臺,節水節電效果顯著。”劉橋鎮水利站站長陸建明給記者看了一張能效對比表,改造后,3個試點泵站的水耗指標均下降40%左右。
陸建明說,過去,泵站設備壽命、運行狀態依靠手工記錄,都是紙面上的數據,不容易及時發現問題。2022年10月,鎮上挑選3個村組泵站作為試點,應用數字孿生平臺,設備管線以三維動態模型的形式可視化呈現在屏幕上,各部位工況一目了然。“我們還能通過模擬演練提前發現故障隱患,避免泵機在灌溉高峰期‘趴窩’。”
這些問題和探索都寫進了施衛東的提案。他告訴記者,水利部對該提案給予答復,明確表示將依托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智慧水利建設,積極推廣工程自動化、天空地一體監測體系和水利工程數字孿生體建設,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智慧化水平。
自小生活在黃海之濱,施衛東與水有不解之緣。2018年,施衛東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023年連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當好政協委員,首先要注重自身建設,強化政治責任,準確把握參政議政尺度,盡職不越位、幫忙不添亂。”在他看來,當好全國政協委員和做科研一樣,要重調研、重質量,多關注解決了什么問題、取得了哪些效果。
6年來,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施衛東提出92件提案,涵蓋經濟、科技、教育、醫療、社會事業等多個領域。眼下,到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企業以及部分綜合性醫院走訪調研已列入他的日程,為2024年全國兩會提案做準備。
“建言獻策既要聚焦社會發展大事,也要關注群眾身邊的民生小事,特別是要有一顆為民服務的真心,真正能夠沉下身子、邁開步子、開動腦子,以實際行動推動問題解決。”施衛東說。
(本欄未署名文字均據新華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