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 “氫”裝上陣
AI賦能 “氫”裝上陣
■ 本報記者 付娟
新能源車正取代燃油車
展會上,純電動車型成為新能源環衛車的主要力量。
湖北銀航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輝告訴記者,目前新能源環衛車從燃油向電池過渡,且因我國政策層面的推動以及新能源車基礎配套設施比較完備,現階段環衛車以純電動為主。“我們向一二線城市銷售的環衛車大多為純電動車型,一些大型環衛車或者需要續航能力強的環衛車可能是插電混動車型,但多數環衛工作純電動車即可滿足要求。”劉輝說。
盈峰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總監彭南興認為,新能源環衛車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從去年到今年,國家一直在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要求在2023—2025年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比例力爭達到80%。
動力電池的降價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也促進了新能源環衛車的普及。
“動力電池的價格占新能源環衛車價格的一半以上。2023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從年初的高點50萬元/噸一路下降到年底的10萬元/噸左右,成本的降低讓目前電動車整車與油車價格基本持平。”彭南興預計,今年新能源環衛車滲透率將超過13%,發展潛力巨大。
劉輝認為,目前純電動環衛車成為環衛設備的中堅力量,主要因為充電難問題基本緩解。
根據銀保監會交強險數據,2023年環衛車合計銷量76983輛,同比減少6.06%。其中,新能源環衛車銷售6248輛,同比增加28.37%,新能源滲透率8.12%。
無人駕駛漸行漸近
展會現場,無人駕駛環衛車備受關注。
北京環衛集團、天津一飛電動車和福田普羅科展出的純電動無人掃路機,屬于“小身材”無人駕駛環衛設備。
以福田普羅科的純電動無人駕駛掃路機為例,該車長3米多,寬1米多,高度不超過2米,可持續巡航10公里。“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支持,這種小型的環衛設備尚不具備在開放道路的運營能力,目前僅適用于類似公園、景區、廠區等低速全封閉或半封閉場景。” 福田智駕技術人員吳宏陽告訴記者。
福田普羅科、悅達專用車、宇通環衛、奇瑞專用車等車企展示了純電動無人駕駛洗掃車、清洗車等大型環衛車產品。這些環衛車通過感知雷達實時探知周圍環境信息,通過激光雷達、組合慣導等融合定位導航技術,實現實時定位,在無人駕駛模式下,可開展道路清掃、灑水降塵、噴灑消殺等多種環衛作業。
但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大型無人駕駛環衛車還需要有人在旁負責。
悅達專用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基礎的環衛工作,大型無人駕駛環衛車都能自動完成,但因為工作環境較為復雜,必須有“安全員”負責安全狀況。另外,一些環衛車的加水、專用設備的處理都需要有人協助,所以做不到真正的“無人”工作。
“無人駕駛環衛設備應用已落地,但達到無人操作還有難度,目前可以先做到少人,比如一個人控制幾臺車,但還做不到完全‘無人化’。”彭南興說。
氫燃料環衛車亟須配套完善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專用車領域,氫能產品也悄然開啟角逐。在本次展會上,盈峰環境、宇通環衛、悅達專用車、福田普羅科、奇瑞專用車等展出了氫燃料環衛車型。
福田雷薩副總經理、福田普羅科總裁潘林波表示,氫燃料環衛車壓縮車搭載氫燃料動力電池綠色無污染,整備質量輕,在裝載量提升、高效作業和噪音污染降低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現,同時,補能時間短、續航時間長,零排放為城市環衛工作帶來綠色革命,成為新能源環衛車發展的另一大趨勢。
在福田普羅科展臺,參觀者吳宇明表示,氫燃料環衛車續航時間長,補能快、零排放,“但現在還不敢投入使用,因為補能點太少。”
劉輝表示,氫燃料環衛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目前并不是主要應用產品。“儲氫成本和運輸成本都比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還有待突破,現在的加氫站配套很少,所以真正推廣還需要一定時間。” 劉輝說。
大數據平臺開啟智能環衛時代
新能源汽車作為綠色、環保的未來出行方式,其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趨勢與車聯網技術不謀而合。
在新能源環衛車的快速發展下,環衛工作也進入了“車聯網”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配套專用的車載終端,把所有運行數據傳輸給云端服務器,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建立遠程專家診斷系統,提升服務效率。
盈峰環境、悅達專用車、奇瑞專用車、北京環衛集團、宇通環衛等車企均探索開啟“車聯網”數據平臺,通過智能終端對新能源環衛車的車輛定位、車輛管理、數據統計等進行管理。
犀重汽車工作人員耿林告訴記者,犀重汽車研發的智慧環衛系統解決方案,深度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構建了一個全面、精細且多層次的環衛管理體系。
奇瑞專用車工作人員張赟表示,通過數字化運營平臺,可實時掌握環衛和管理信息,用客觀數據支撐管理決策,實現精簡高效運作,從而提高環衛管理效益和應急響應水平。
“車聯網系統,能夠為用戶在用車、養車、維修方面提供大數據服務。” 潘林波告訴記者,目前,很多環衛車采用底盤上裝一體化集成,用戶可以通過車聯網平臺查詢到作業全過程的上裝數據及底盤數據。車隊管理者也可以通過平臺更好地監管車輛使用情況,提高企業的精細化運營。除此以外,還可以根據司機的駕駛習慣提供建議,提示駕駛者行車安全,延長車輛壽命。
新技術保障高效節能
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純電動車輛的續航里程已得到大幅提升,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環衛作業的里程需求。提高環衛車的工作效能,成為車企最關注的問題。
目前,環衛車的技術主要使用在節能、降噪、大數據的應用等方面。據彭南興介紹,通過技術創新,目前環衛車的噪音可以降低至72分貝,整車綜合節能15%-17%。
展會上,宇通環衛展示了電池、電控、電機、電驅橋、氮氣保護等核心零部件。其環衛車的氮氣保護系統能有效隔絕氧氣,徹底阻斷內部起火,更安全;新一代高效輕量化集成式電驅動橋,支撐整車能耗降低15%。
犀重汽車在此次展會中亮相的洗掃車系列,上裝部分配備了創新的集成式驅動模塊,相比傳統驅動系統,不僅實現了體積和重量減少40%以上,而且將運行效率提升了15%以上。
潘林波表示,AI+5G技術也應用在環衛車上,實現全流程無人化運營,具備自主作業能力,AI云平臺實施巡檢,通過云調度與人車協同實現高效保潔,節省人力成本在60%以上。
“未來,鈉離子電池的應用、三電系統的匹配、提高系統的集成和效率,以及無人駕駛將成為環衛車的主要技術研發方向。”彭南興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