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開啟第五年下鄉之路
新能源汽車開啟第五年下鄉之路
■ 本報記者 付娟
今日,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江蘇省常州市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開啟了第五年下鄉之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日前發布《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組織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加快補齊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新能源汽車行業再迎政策利好。
據悉,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車型共有99款,較去年增加30款,在數量、品類、品質上都再創歷史新高。“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真正步入了規模化的快速增長期,完全由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走向消費者主動購買的階段。感受到了這一變化,車企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從供給側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適宜的車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姜建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釋放鄉村消費潛力“引路”
2020年7月,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共同開啟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拉開了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序幕。
2020—2023年期間,新能源汽車下鄉所帶來的銷量分別高達39.7萬輛、106.8萬輛、266萬輛和320.87萬輛;而同期的國內新能源汽車總體銷量為136.7萬輛、352.1萬輛、688.7萬輛和949.5萬輛,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銷量占當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比例達29%、30%、39%和34%。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統計,2022—2023年,農村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從4%上升到17%。雖然距離一線城市30%以上的滲透率還有較大差距,但增幅明顯高于城市市場。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預計,到2030年,中國農村地區汽車千人保有量將近160輛,總保有量將超7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鄉發展潛力巨大。
《通知》要求,選取適宜農村市場、口碑較好、質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開展集中展覽展示、試乘試駕等活動,豐富消費體驗,提供多樣化選擇。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近百款車型,覆蓋乘用車、皮卡、輕客、微卡、微面等,動力以純電為主,部分車型為插混、增程式車型,價格均在30萬元以內,主要價格區間為10萬元—20萬元。生產企業包括一汽、廣州小鵬、廣汽埃安、比亞迪、吉利、賽力斯、東風、江淮汽車、奇瑞新能源等,包羅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以及合資品牌。
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旨在進一步挖掘下沉消費市場潛力。《通知》明確,活動要進一步下沉到縣域,選取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比例不高、未來市場潛力大的典型縣域城市,舉行若干場專場活動,以此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結合地區實際開展若干場特色活動,形成“1+N”活動布局。
姜建娜告訴記者,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重點目標是鞏固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范圍,同時,重點突破滲透率比較低的地區,預期在去年的基礎上有序上漲。因此,在選擇上,一方面選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太高的縣域及以下地區;另一方面,鞏固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比較好的、消費者購買熱情比較高的優勢地區,進一步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
政策頻出 為新能源汽車下鄉“鋪路”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離不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進縣域及以下農村地區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明確,推動農村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強重點村鎮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
2024年2月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加強重點村鎮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
3月1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將加大縣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推動創建一批充電設施建設應用示范縣和示范鄉鎮。力爭到2025年底,示范縣鄉因地制宜建成布局合理、快慢結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絡體系,推動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的基本要求。
4月12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2024—2026年,按照“規劃先行、場景牽引、科學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則,開展“百縣千站萬樁”試點工程,加強重點村鎮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實施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工作,今年將支持24個省份70個左右試點縣,挖掘農村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目前,河北、天津、山東、浙江、甘肅、四川、福建等多個省份發布專項政策文件,明確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廣東、廣西、海南、江蘇、湖北等12個省份已經實現了充電站的“縣縣全覆蓋”、充電樁的“鄉鄉全覆蓋”。
補齊充電短板 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開路”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讓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得到了更好的普及和應用。
從以往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對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作用明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數據,2023年新增縣域充電設施11.97萬臺,保有量同比增長73.9%,增量同比增長74.17%。
新能源汽車下鄉,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下沉。“市場越下沉,汽車的補能需求就越多,要針對薄弱地區進行推廣,補齊充換電設施短板,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說。
姜建娜向記者介紹,為了給鄉村消費者營造更好的使用環境,新能源汽車也協同充電基礎設施一起下鄉。“政策上鼓勵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國家能源局會加大每個縣域、鄉鎮等充電設施的安裝,對于一些縣域安裝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有一定補助。”
電力是推進鄉村基礎充電設施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仝宗旗告訴記者,針對縣以下電力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情況,相關部門去年就開始了“摸排整改”,對鄉村電網進行改造,大力支持鄉村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南方電網的統計數據,2023年以來,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五省份鄉鎮充電樁電量達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
針對鄉村地區電力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姜建娜認為,可以引導消費者有序、錯峰充電。“根據我們對下沉市場的調研,大部分鄉村地區的通勤里程為一周300公里左右,一周充一次電就足夠。”
除電力基礎薄弱外,充電樁下鄉的另一難題是土地問題。很多鄉村都是集體所有制土地或者宅基地,土地情況比較復雜。“規劃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牽頭來做整體規劃。具體到如何配備、配備數量等問題,還需要根據各地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來匹配,要跟各地的主管部門溝通,不能一刀切。” 仝宗旗表示,鄉村充電基礎設施下沉,一方面可在黨群服務社、村委會、供銷社、工廠等公共場所建公共充電樁;另一方面是私樁安裝,兩者可同步推進,促進鄉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