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創新 長光衛星遠航
金融助力創新 長光衛星遠航
人民日報
今年7月,“吉林一號”寬幅01A星拍攝到的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在防汛抗洪救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距地面超過500公里的太空中,108顆“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為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單位提供高質量的遙感信息服務。
“吉林一號”,來自我國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2005年,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開展衛星整星研制技術攻關。2014年12月,基于此項目,長春光機所、吉林省政府、社會資本以及技術骨干出資組建的長光衛星成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從0顆到108顆,長光衛星乘著改革創新的勁風不斷發展。
“初創階段,多虧政府為企業紓困。從2015年到2018年,政府累計為企業減免利息超8000萬元。”長光衛星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賈宏光介紹,“隨著2015年‘吉林一號’遙感衛星‘一箭四星’發射入軌,更多投資紛至沓來,目前已獲融資超24億元。”
重量從400公斤級降至20公斤級、“一箭四星”變為“一箭41星”、衛星研制成本降至原來的1/20……如今的“吉林一號”衛星快步成長。
長光衛星的發展,得益于吉林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面向科技“小巨人”企業推出貸款貼息、上市獎補。2023年,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達32.8%。今年1月,吉林科技企業投融資對接會現場,達成意向融資額超2億元。
“停止科技創新,必然會被淘汰。因此,我們每年都投入大量科研經費,矢志創新。”賈宏光說,“幸運的是,企業科技創新不是單打獨斗。”
吉林面向全省征集關鍵技術需求。“企業、高校院所同臺競爭,科研經費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吉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鮑成勝說。目前,吉林已啟動實施2批18項揭榜掛帥機制項目,投入財政資金5460萬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2.18億元。
今年,長光衛星在數據應用開發項目上預計投資逾千萬元,這一項目初步確定被列入吉林省政府科技創新聚力攻堅專項。論證通過后,政府將按比例提供資金扶持。“與以往科技創新扶持相比,這一次不只金額多,更重要的是研發主題緊貼企業急需。企業從科技創新項目的‘參與者’變為‘主導者’。”賈宏光信心十足。
從“賣衛星”到“賣數據”“賣服務”,長光衛星遙感衛星應用產品覆蓋領域已有150多個。去年,企業銷售收入超6億元。
如今,吉林商業航天等光電信息領域規模以上企業已發展到近200家。“我們將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讓更多企業起航、遠航。”鮑成勝表示。
汪志球 劉以晴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