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雕細刻繪就新畫卷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晉”雕細刻繪就新畫卷
——山西省持續深化政采改革綜述
■ 本報記者 張炎
風起太行思潮涌,直掛云帆向濤頭。當前,山西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深化全方位轉型的窗口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山西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高政府采購改革舉措的針對性、實效性,著力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三晉大地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管得好 筑牢“責任網”
新一輪改革大潮洶涌澎湃,怎樣從紛繁復雜的利益關系中突出重圍?怎樣在千頭萬緒的工作推進中找到支點?如何在改革“深水區”的攻堅克難中鏗鏘前行?山西決定從源頭入手,強化制度體系約束力,確保政府采購主體責任筑得牢、落得下。
為了全面落實新型采購人制度,山西修訂出臺了《進一步夯實采購人主體責任 建立健全新型采購人制度》,以確立主體責任為重點,嚴格落實權責對等要求,履行采購人主體職責;對于規范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執業行為,山西從基本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性、季度繼續教育課時完成度和政府采購業務開展情況等方面進行核查,共對1045家不符合名錄登記要求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自動暫停系統權限;對于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則按照“標準統一、擇優選聘﹑管用分離﹑隨機抽取、資源共享”的原則進行管理,進一步規范評審專家的執業行為。
與此同時,山西還著力健全政府采購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失信約束機制,對政府采購的各方當事人的行為量化打分,根據得分情況實施不同的管理要求,并將信用評價規則嵌入系統,記錄信用評價結果在采購活動中予以運用。
改革是一項持續性工作,既要久久為功,也要打造專業實力過硬的隊伍。山西不斷加強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從業人員和評審專家的專業能力建設,理清從業人員責任田、分內事,針對深化改革期間出臺的各項法規和政策文件,組織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人員和評審專家開展從業資格線上培訓考核和繼續教育等工作。政府采購從業人員從業資格每3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證書有效期為3年,對擬申請的政府采購從業人員需按要求進行培訓考核,培訓考核完成后需在1年內完成申請工作,超過期限后需重新考核。
幫得全 政策落在實處
制度好不好,市場主體感受最明顯。山西始終關注市場主體感受,樹立政策落實風向標,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支持綠色低碳、創新產品和服務、鄉村振興及中小企業發展等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幫助市場主體添底氣、增活力,為市場主體發展保駕護航。
山西省財政廳聯合省科技廳等四部門出臺相關文件,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示范、帶動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研究和應用,促進政府高質量采購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支持力度;通過預留采購份額、價格扣除、評審優惠、強制采購等措施,高位區間或者頂格執行優惠政策,助力中小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切實讓相關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加快發展壯大;在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已建成的“綠色低碳館”“科技創新館”“行業精品館”“疫情防疫館”基礎之上,研究探索搭建“中小企業館”“鄉村振興館”“助殘幫扶館”,集中展示各類“名、優、特、精、綠、農”產品和服務,加快推廣應用;積極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鄉村振興,貫徹落實財政部政府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的實施方案,鼓勵各級采購人在“832平臺”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2024年已采購1.9億元,完成預留采購份額的120%。
市場主體有活力,經濟就有動力。當下,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還需要“再幫一把”。為此,山西省財政廳積極為金融機構和政府采購供應商“牽線搭橋”,搭建了覆蓋全省的“政采智貸”線上融資模塊。去年8月山西省升級了政采智貸業務,正式推出“政采智貸3.0”,改變了傳統綜合授信模式,實行單筆單批模式,融資不受授信額度限制,每筆合同都可以申請到融資,有效紓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提速快 數字化跑出“加速度”
近年來,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建設迅猛推進,數字技術正在逐步成為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動力和新引擎。在此背景下,山西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和應用新的采購模式。
——提升政府采購預算編制質量。山西將政府采購預算編制規則嵌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增加審核流程,加強對預算單位的指導,切實提高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完整性,不斷提升預算編制、政府采購、資金支付的協同推進作用,真正實現“無預算不采購”。
——大力推廣信息化采購平臺。山西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工作的通知》,政府采購信息系統不斷迭代升級,通過增強風險預警與管控,實時監控并識別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及時進行預警;通過引入智能化審批技術,專家庫、代理機構庫的審批過程實現了自動化,大幅減少了人工干預,提高了審批效率;通過改進采購需求與交易管理,引導采購單位更加細致和精確地制定采購需求,強化了采購人的主體責任,同時也提升了支付效率;通過完善支付進度預警機制,對比合同中約定的預計支付時間和實際支付進度,及時進行預警,確保采購單位的支付進度不受延誤。
——創新采用框架協議采購、批量集中采購等新型采購方式,提高采購效益。山西出臺了《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方案規范文本(2023年版)》,將范本嵌入電子賣場系統,實現了電子賣場與框架協議采購深度融合,并對建立采購活動執行機制、加強需求定制、嚴格審核方案、執行電子化采購、落實采購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執行標準和相關要求。同時,山西積極落實政策、分析現狀、探索實踐,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框架協議采購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并于2022年完成全國首個“激光打印機框架協議采購項目”征集活動,目前全省11個地市均已采用區域聯動方式開展框架協議采購業務。
治得嚴 改革實踐重筆濃墨
貫徹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及政府采購領域三年行動方案有關要求,要努力在提供最優制度供給上勝人一籌,在營造最佳營商環境上先人一步。山西將兩者有機結合,一方面推進試點建設三步走、頻回頭,勇當行政裁決探路者;另一方面,開展專項整治攻堅戰、持久戰,打好營商環境組合拳。
在行政裁決方面,山西按照“一年筑牢基礎、兩年穩步推進、三年鞏固成效”的建設推進安排。2024年初步制定政府采購行政裁決基本制度,推進行政裁決接待室的建立,啟動專業律師服務團隊及專家庫專家選聘工作,同時加快線上裁決信息化建設;2025年,政府采購行政裁決接待室將正式投入使用,政府采購行政裁決相關系統功能全部上線;2026年,實現裁決工作的全面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提升裁決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總結提煉示范點建設的經驗和創新做法,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在開展專項整治方面,山西省財政廳聯合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了《關于開展山西省2023年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省市縣同步統籌本地區專項整治工作安排,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明確工作要求,按步驟高標準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同時,上述三部門又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懲治政府采購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長效工作機制的通知》,督促各級財政部門加強與公安機關、市場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監管合力。
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山西出臺了《關于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的通知》,采取常態化開展妨礙公平競爭清理專項行動,分別于2019年、2021年、2023年三次對政府采購領域中的差異性、歧視性行為進行了全面的清理,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公平競爭。并開展“對標對表深化提升”專項行動,學習先進省份政府采購優化營商環境好的經驗做法,結合實際出臺了《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監測指標》《政府采購營商環境考查指標》,全面提升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為深入開展政府采購領域“整、建、促”三年行動,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分級落實清單》,聚焦前沿領域,以政策支持、優化服務、加強監管三大領域為主要抓手,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推動政府采購管理體系落地見效,助力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推動財政工作再上新臺階。
實踐證明,山西政府采購的深刻變革,正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的新畫卷。既有總體目標,又有路徑規劃,既有問題導向,又有價值取向,這是一場大膽的探索,實現了新跨越。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