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采購標準中加入碳指標
“綠色采購推動建材行業低碳轉型”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辦,專家指出——
在政府采購標準中加入碳指標
本報訊 記者吳敏報道 實施綠色采購政策是加速建材生產環節及整個建筑業脫碳的重要舉措,建議在政府采購標準中加入碳指標。
這是近日在京舉辦的“綠色采購推動建材行業低碳轉型”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的一致觀點。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采購的市場導向作用,從需求端推動生產端減碳,會議聚焦水泥和混凝土建材產品,邀請行業專家共同探討了如何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法規、強化政策協同、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以及完善碳足跡管理,為進一步優化政府綠色采購工作提供了行業建議。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劉敬疆表示,目前的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已確定將低碳屬性納入其中,作為評價的第五項關鍵指標。未來,在具體建材產品標準的修訂中,低碳屬性將會逐步納入。但劉敬疆強調,綠色建材不能簡單理解為低碳建材。因此,在政府采購建材時,低碳指標并非唯一考量因素,而是需要與其他環境指標綜合考量。此外,他建議將政府采購綠色建材納入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考核內容。
中國建研院副總工程師、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冷發光表示,通過政府采購這只“有形”抓手從應用端采購低碳混凝土,促進低碳水泥的生產與應用,是水泥行業減碳的重要途徑。下一步,需完善預拌混凝土低碳標準體系、低碳約束等政策,同時強化產業鏈各環節產品的碳排放管理。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部總監周麗瑋表示,必須將建材碳足跡管理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從建材采購、建筑施工到運營的整體碳排放鏈條出發,制定建筑建造業統一的減排目標,并通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系統性推動低碳建材的采購和使用。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龔先政表示,建立碳足跡披露制度是推動混凝土行業實現低碳發展的重要環節。披露內容不僅應涵蓋當前的排放情況,還需包括未來的減排計劃和具體實現路徑。這將幫助企業贏得社會公眾、行業伙伴和政府的信任。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李清海表示,推動建材低碳,要始終不忘產品性能,通過碳足跡管理,協同推進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再生資源利用,一方面高性能化推進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延長混凝土及制品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再生資源利用促進傳統材料應用減量化,提高減碳策略的可持續性。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徐韜強調,在政府采購項目中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不僅是推動綠色建材應用、提升建筑品質的重要手段,更是在工程建設領域中探索新型采購方式的實踐。
此次會議由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聯合主辦。會上,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發布了《低碳指標納入政府采購綠色建材政策》報告。報告指出,將低碳指標納入政府采購的綠色建材政策可行性高且十分必要。但是,目前碳指標的制定面臨三大問題:碳足跡計算標準不統一、不同地區混凝土碳足跡差異顯著、碳排放數據獲取困難。為此,報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以及實施路徑。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