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帶量集中采購“廣州樣本”
新聞第一站
打造帶量集中采購“廣州樣本”
本報訊 今年以來,廣東省廣州市財政局積極貫徹過緊日子要求,不斷拓展帶量集中采購應用場景,實行“統采分簽”“統購統配”等帶量集中采購模式,形成規模效應,促進標準統一,縮短采購周期,優化配置資源,打造政府采購帶量集中采購“廣州樣本”。
一方面,廣州市財政局采取科學“拼單”,群策群力,深入構建采購提質新格局。積極引導、鼓勵各業務主管部門作為帶量集中采購牽頭單位,組織指導有關單位開展帶量集中采購。市、區各業務主管部門提前部署、提早謀劃,挖掘、錨定、儲備帶量集中采購項目,組織開展帶量集中采購。
另一方面,廣州市財政局推進充分“帶量”,點面結合,積極釋放采購降本新動能。一是及時總結、宣介市衛健委的集采項目超聲設備框架協議采購、水務局聯合采購等相關帶量采購經驗,為各單位推進帶量集中采購提供參考。二是多點開花,選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應急局等多個部門開展帶量集中采購試點,切實將分散在各預算單位的小批量采購集中起來,發揮規模效益,實現以規模優勢換取質優價廉。三是穩步推廣,鼓勵全市各級業務主管部門積極探索框架協議采購,規范多頻次、小額度采購活動,提高采購項目效益。強化合作機制,推動市區兩級各業務主管部門逐步探索系統內、跨部門、跨級次的聯合,并從機制上引導供應商提質量、優價格,減少高頻次、重復性的政府采購活動。
此外,廣州市財政局采取有效“集中”,率先垂范,有序厚植采購增效新優勢。一是變“分散”為“集中”。推動市衛健委、市政府采購中心完成全省首個部門集采項目超聲設備框架協議采購落地;融入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將采購標的由傳統的設備“主機”拓展至“主機+配套的必要耗材配件”,破解了醫療設備采購中低價中標設備、高價收取耗材配件費用的難題。該項目已完成6個采購包,主機限價最高降幅達25%。二是變“分區”為“集中”。推動市水務局指導市污水辦作為采購主體,廣州市黃埔區等各區水務部門作為采購成員單位,完成了廣州移動排澇能力提升項目第一批裝備采購,共計3.96億元的購置經費,通過“集中”采購節約資金1.1億元,節約率達27%。先期到貨并通過驗收的各型泵車、搶險車、水泵等裝備,已投入到了應對“8·21”等特大暴雨等一線應急搶險工作,有效提升了水務系統的防洪排澇能力。三是變“分片”為“集中”。推動市應急局強化市區兩級聯動,統籌做好基層防災項目采購需求、履約驗收等全流程工作;聯動相關市區及下轄鎮街,為符合條件的70余支應急救援隊伍購置專業救援裝備4000余臺套,節約資金800余萬元,節約率達26%;覆蓋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全領域,包括車輛、森林火災撲救等各類應急救援裝備,補齊全市自然災害大型應急救援裝備短板,提升全市自然災害應急救援能力。四是變“單采”為“輪采”。推動市人社部門指導局屬6所技師學院輪流擔任帶量集中采購牽頭單位,提高各學校的參與度和采購活動透明度。技師學院的學生體檢服務項目已通過競爭性磋商方式選定供應商,中標價格下浮了12%。
(李松華 楊濤娜)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GN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