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潰敗啟示:不是OUT那么簡單
柯達潰敗啟示:不是OUT那么簡單
---柯達發明了數碼相機卻最終栽倒在數碼相機上。 唯有那些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演進的企業,方能基業長青
“我們坐在這里與蓋茨開會,而惠特莫爾卻在一旁打呼嚕。”斯瓦西在《變焦》一書中引用當事人的話,談到1991年比爾•蓋茨應邀來到柯達總部所在地紐約州羅切斯特市,與柯達董事會成員商談在Windows上支持柯達數字圖像格式的問題時,時任CEO惠特莫爾居然在會議上鼾聲大作。
在膠片給柯達帶來滾滾財源和各種榮譽桂冠的時候,討論數字化這種枯燥且含金量不高的問題,又怎能不令惠特莫爾乏味到熟睡起來呢?與很多百年老店的CEO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絞盡腦汁地思考著不調整乃至更替核心業務不同,柯達歷任CEO根本不用如此煞費苦心,他們在喬治伊斯曼發明的感光膠片業務上一躺就是百年有余。
然而,當他們被數字化的浪潮拍醒時,已是時過境遷,大勢已去了。
負重轉型失敗
柯達被數字化所擊潰早已是眾所周知。但令人扼腕的是,柯達發明了數碼相機卻最終栽倒在數碼相機上。這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傻事發生在柯達身上并非偶然。
當膠卷成為成熟技術后,柯達面對的不僅有日本富士、德國愛克發等強勁的全球對手,也有中國的樂凱、公元以及東歐等區域品牌,柯達的各種資源就被膠片這一主業所左右,數碼相機這種膠卷殺手的產品自然不會得到柯達的待見。
而多年來,柯達高管大都出自膠片業務,這也造成了其對膠片以外業務發自內心的排斥。
當年,惠特莫爾之所以沒把蓋茨放在眼里,一來1990年收入11.8億美元的微軟與同年收入189.1億美元的柯達相比,企業規模相差懸殊;二來是因為與會的董事會成員都聽不大懂蓋茨有關計算技術的談話。
然而,任何產品和技術都具有生命周期,這也是借鑒生物進化理論的長波理論和演化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之一。當產品從成熟期進入到衰落期,基于該技術進行優化配置的規模化生產模式,便會逐漸成為拖累企業轉型的負擔。
憑借一種產品成就了百年老店,柯達已經足夠幸運,這也是產業界的一個奇跡。但在數字技術的沖擊下,膠片業務日漸式微,柯達在膠片業務上的冗員和其他領域人才和技術的匱乏乃至資金上的重壓,讓柯達在轉型之路上戴上了沉重的鐐銬。
不僅如此,柯達還在轉型中至關重要的兼并和研發上鑄成大錯:1988年花費51億美元收購了制藥企業司泰林,這起高昂、且與核心業務無關的多元化并購,占用了柯達轉型所需的寶貴資金,而在過去10年,柯達無論是研發投入占年收入的份額,還是絕對值上都無法與其昔日競爭對手富士膠片相比。今天,膠片業務僅占富士膠片2011財年收入的1.2%,在其成功轉型的背后,是其核心業務的外延和大力度的研發投入。
只有具備進化功能的
企業才能長壽
如果說柯達的企業史很大程度上可以稱為膠片業歷史,那么,直到GSM之前,移動通信的歷史就是摩托羅拉的企業史。第一代移動通信(1G)使用的是模擬技術,摩托羅拉在遠距離通話清晰度上無人能出其右,因而憑借大哥大手機成為移動通信市場的大哥大。
而在以GSM為代表的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中,數字技術確保了話音質量不受通話距離的影響,因此,在諾基亞取代摩托羅拉成為移動通信新霸主的后面,是數字技術顛覆了模擬技術。
而今,蘋果、Google、微軟等計算廠商之所以能稱霸移動通信平臺,擊潰所有傳統的手機廠商,是因為移動通信從2G到3G,最大的變化是從窄帶變為寬帶,由此帶來通信業務從語音到了數據,而數據處理則是計算廠商的天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鑒于石油儲量僅夠使用三四十年的危機感,殼牌集團責成其董事赫德斯領銜對全球30多家百年企業進行了研究。盡管殼牌集團并未公開其研究結果,但讀者還是能從1997年赫德斯所著的《長壽公司》中讀到其精髓:殼牌生存的目的不是為了生產石油,而是以生產石油獲取殼牌的生存;殼牌的終極目的是發掘自身潛力使企業能夠在一個進化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殼牌認為,只有具有生物進化功能的生命型企業才能成為長壽企業,這與演化經濟學如出一轍。
假設企業不具備進化功能,IBM今天還只是一個打孔機企業,3M還只是一個做砂紙的企業,而三星則只是一個賣咸帶魚的店鋪。一個停止進化的企業將給社會帶來痛苦,比如柯達,在過去十多年間高達數萬人的裁員給羅切斯特這座城市乃至很多家庭帶來了難以言盡的苦楚。(摘編自《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志,作者馬文方,2月10日)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