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為什么會崩潰
經濟為什么會崩潰
一個好點子出爐了
魚、美元與經濟學的故事
從前,有3個人——艾伯、貝克和查理——他們住在一座島上。這里生活艱苦,食物種類極少,他們的菜單上只有一道菜:魚。這些魚每條都很大,足夠一個人吃一天。這個地方很閉塞,人類先進的捕魚技術這里一樣都沒有。他們只能用手去抓魚,低效的技術使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條魚。捕魚成了小島經濟的全部。他們每天的活動就是醒來、捕魚、吃魚、睡覺。因此,在這座小島上沒有存款,沒有借貸,沒有投資,所有的產出全都消費掉了!
雖然過著一種原始的生活,但這并不能說明他們愚笨遲鈍,或沒有追求。與所有人一樣,他們也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他們每人每天捕魚的數量就必須超過一條。
一天夜里,仰望著星空,艾伯開始思索生活的意義:“難道我的日子就這樣嗎?”他還想做點別的事情:做幾件更好、更時尚的棕櫚葉衣服,要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執導幾部故事片……突然他想到了捕魚器,這個物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人手可觸及的范圍,并且使魚溜掉的概率大大降低。有了這個新裝置,就能在較短的時間里捕到更多的魚了!他決定給自己的捕魚器取個名字,叫做“漁網”,然后開始找材料來織這張網。
第二天,貝克和查理注意到艾伯沒有捕魚,而是站在沙灘上用棕櫚樹皮搓繩子。艾伯向他倆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查理驚呼:“你瘋了,要是捕魚器不好使,可別哭著來跟我要魚吃。我不會為你的瘋狂埋單的。”艾伯沒有被嚇倒,仍然繼續織網。這一天結束時,艾伯終于織完了漁網。通過自我犧牲(挨餓),他創造了資本。
在這個簡單的任務中,艾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基本的經濟原則,這個原則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消費不足,敢于冒險!在經濟學術語中,資本指的是一種設備,這種設備的建設和使用本身沒有什么意義,其意義在于利用設備建設和制造其他需要的東西。艾伯想要的不是那張網,而是魚。這張網或許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魚。因此,這張網就是一種資本。這件設備接著會帶來儲蓄(即這些魚),而這種剩余產品就是健康經濟的命脈。
把財富分享給別人
艾伯選擇把魚借出去
艾伯——那個企業家,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小島上另外兩個人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是不是創造了一個貧富分化的等級體系?貝克和查理會因為艾伯的成功而不安嗎?不大可能。雖然艾伯從來沒有刻意使他人受益,但他的資本無疑幫助了島上所有人。親眼見證了艾伯輕松捕魚的全過程,貝克和查理央求他與自己分享新發明。但是艾伯還記得昨天的嘲諷,而且他還想到了風險。“如果他們把我的漁網弄破了怎么辦?如果他們不還我怎么辦?”
于是艾伯說:“我做了漁網,你們肯定也能做。”查理有點擔心自己的編織能力,他對艾伯說:“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編織出來?我以前從來沒做過,而且我也挨不了餓。我怕自己織好網前就餓死了!”貝克提出了另一個提議:“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編織漁網時,你把富余的魚借給我們吃,那樣我們織網時就不用挨餓了。等我們捕到多余的魚時,再把魚如數還給你。”
盡管艾伯覺得這個辦法比白白把網借給兩人要好,但他還是不放心。“如果我把魚借給你們,怎么保證你們不會躺在沙灘上一整天都不干活呢?即使你們織出自己的網來,也許還不好用呢。如果那樣,你們就永遠無法還我魚了,而我失去了自己的儲蓄,一無所有了!”查理和貝克很快又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認為必須在數字上做點文章,于是金融思維誕生了!貝克說:“我們做個約定吧:你借給我們一條魚,我們還你兩條。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潤啊。”艾伯動心了。艾伯想到了那些潛在的財富。
也許有些人覺得艾伯有些過分了。但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知道艾伯并不是一定要把魚借給別人,他還有其他方案:1.他可以把魚留著自己以后吃,這樣他不會有任何損失,但他的儲蓄也不會有增長。2.他可以不再干活,將自己的儲蓄消費掉。3.他可以建立自己的漁網出租公司。如果他每天吃一條富余的魚,兩天就可以再編織出兩張網來。他可以把多余的網租給別人,向他們收取每人每天半條魚的租金。4.他可以把兩條魚借給貝克和查理,收取100%的利息。在這個方案中,如果兩個人按照約定利率足額償還,艾伯就可以得到四條魚。
毫無疑問,艾伯的最終決定取決于個人對風險和回報的偏好,但不管最終方案是什么,他的抉擇都會惠及這座小島的經濟,而且也不會給兩個鄰居增加負擔。
【現實鏈接】財富從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在原始社會,財富是極少的,那時最富有的人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也不如工業化社會中窮人的財富多。在中世紀,即便是至高無上的國王也缺乏基礎的娛樂設施,而在今天的美國,中央空調、室內管網以及冬天里的新鮮蔬菜等幾乎是人人都能享受的。盡管貝克和查理認為每天吃兩條魚簡直奢侈到了極點,可在我們看來,這種生活絲毫不值得羨慕。但是令人吃驚的是,財富是分等級的,這個事實本身就不公平。人們認為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攫取別人的財富,并由此產生了窮人。在現代經濟學中有一個理論認為,利潤是通過少付工人工資產生的,有人稱之為“勞動價值論”。這樣看來,像艾伯這樣的企業家或類似的大型公司要想致富,只能先讓別人變窮。
上述理念與道德取舍息息相關,但與現實無甚關聯。富人致富的原因(至少開始時)是他們為他人提供了有價值的東西。艾伯就為那些沒有足夠儲蓄的人提供了儲蓄。如果他贏利了,那也是因為他提供的服務對別人是有價值的。
如果艾伯是一個無賴,每天所做的就是去竊取鄰居的一半勞動成果,那么他的財富就是建立在那些受其壓迫的人的貧窮基礎之上的。這種做法會迫使他人去做一些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不會增強這座小島的整體生產能力。艾伯可能會直接拿走別人生產的東西,而島上的產量并沒有任何變化,不僅如此,他們的整體產能還可能會下降。當被壓迫階級認識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被人偷走時,就會縮減自己的勞動量。
歷史上,此類事例并不少見,奴隸制、農奴制以及佃農制都屬于這一類型。當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時,勞動者就會奮起反抗壓迫,如果他們的勞動惠及自身的話,這種反抗會更加強烈。
不幸的是,爭取充分經濟自由的實例在世界歷史上還很鮮見。不過,一旦利己主義得到發展機會,生產能力就會迅速提高。
信用卡的使用就是經濟自由惠及百姓的最好例子。只要貸款人和借款人可以自由地達成協議,總體效果就是好的。然而,我們將來會發現,借貸市場會受到外力擠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災難便在所難免了。(摘編自《經濟為什么會崩潰》一書)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