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舒心也放心”
【聚焦網上商城新變化、新做法】
“采得舒心也放心”
——江蘇省鎮江市財政局創新“鎮好采”服務類網上商城工作紀實
■ 本報記者 付娟
“‘鎮好采’對采購人來說,就像服務類采購項目的‘淘寶’和‘京東’,明顯提高了采購效率。”江蘇省鎮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中心政府采購負責人陶亮告訴記者,“鎮好采”作為財政部門統一推出的平臺,制度和流程都有保障,為普通采購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采購平臺。
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財政局創新推出“鎮好采”服務類網上商城,開啟小額服務類政府采購的“網購”模式,精準對接單位采購需求,不斷激發中小企業市場主體活力,政府采購政策效能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鎮好采”服務類網上商城先后推出3批17大類74個服務類品目,入駐供應商6712家,累計完成交易超過22205筆,成交金額6.85億元,節約財政資金3390余萬元。
勇挑重擔接下試點任務
2023年,江蘇省財政廳根據財政部《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加快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行動,積極推動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和電子賣場建設”要求,著力打造政府采購領域特色服務品牌。
“省廳需要選擇試點先看看成效,當時,鎮江市財政局接下了這個創新任務。”江蘇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處負責人說。
建設伊始,鎮江市財政局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開發建設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部署,隨后廣泛調研論證、集智攻關。2023年8月1日,江蘇省內首家分散采購限額標準(以下簡稱限額標準)以下服務類網上商城——“鎮好采”投入試運行,鎮江市開啟了政府服務類項目“網購”時代。從11月15日起,“鎮好采”陸續推出兩批11大類42個具體采購品目,800余家供應商進駐商城,125家采購人共實施采購活動564項,涉及40個具體服務品目,累計成交金額達2600余萬元,節約財政資金80余萬元,資金節約率超3%,未接到任何質疑。
“這項試點工作其實并不太好做,一是因為都是限額標準以下的非法定政府采購項目,這些小型服務類項目占整個采購項目的90%,量多但采購金額并不大;二是服務項目千差萬別,每類項目都要提供模板,工作繁瑣。”上述采購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鎮好采”上線的結果來看,清晰的模板為采購人提供了方便,統一的渠道和規范的流程為供應商提供了公開競爭的平臺。
“‘鎮好采’一年成交額大約5億元,節約資金7%左右。推及全省的話,預計一年成交金額能達到150億元—200億元。平臺的建立也為全省統一并逐步提高限額標準打下了基礎。”上述采購處負責人說。
在鎮江試點成功的基礎上,2024年1月,江蘇省財政廳明確在省級部署上線“蘇服采”服務類網上商城,同時鼓勵各地推廣運用;2024年8月,江蘇省本級正式上線使用“蘇服采”。目前,“鎮好采”已接入到“蘇服采”平臺。
開啟小額服務類項目“網購”體驗
“點擊進入‘鎮好采’,左上角就能看到17大類74個具體品目,讓采購人輕松選擇采購項目。”鎮江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工作人員朱玉峰向記者介紹,在“鎮好采”服務類網上商城,采購人省去了以往線下自行組織采購時的繁瑣流程和步驟,利用平臺提供的系統模板,只填寫重要的采購內容、預算金額等,30分鐘就能完成公開比選項目組建、發布采購需求,全程網上操作,方便快捷。
回憶起“鎮好采”上線之前的情景,朱玉峰用“壓力很大”形容。不僅要經過大量走訪、調研,還要面對采購人的疑問:“這也不屬于法定政府采購,有必要這么麻煩嗎?”
限額標準以下服務類項目的采購活動雖不納入政府采購范圍,但其屬于政府實施的一種采購行為,應當接受和執行政府采購行為的規范、財政預算支出的規定和單位采購內控制度的管理。
“采購人在實施限額標準以下服務類項目采購時,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引發采購風險、財務風險和廉政風險。”鎮江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處長朱朝陽表示,“鎮好采”平臺建設之初,就確立了采購流程標準化、采購需求模塊化、商家進駐便捷化、采購全程電子化、資金支付一體化、運行監管制度化的建設目標。
試點以來,鎮江市財政局緊密結合限額標準以下服務類項目采購活動規律,從運行效率高標準、服務質量高標準、運維保障高標準3個方面,構建形成以采購人完整采購活動為主線,區分采購人、供應商、評審人員等不同視角,通過權限分配、規則限制、信息流轉、數據歸納、流程管控、運維監管等模塊,支持采供雙方全程在線操作,實現全流程可視化、智能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平臺建設框架。
“以往限額標準以下服務類項目采購活動組織難、實施難、管理難,很小的采購項目采購人也要請代理機構,還不一定能找到適合的供應商;而供應商則‘到處找項目’,費時費力費錢。”朱朝陽說。
為了方便采購人,“鎮好采”結合采購人采購需求和采購開支情況,設置公開比選、邀請比選和直選三種采購方式,供采購人按照預算管理規定和內控制度自行選擇。同時,為了方便采購人編制采購需求,在3種采購方式的基礎上設置綜合評分法和最低成交價法,制定配置相應的采購需求參考文本和指標庫,滿足采購人不同采購項目的組建和采購需求編制。
“在‘鎮好采’,采購人采購就像網購一樣方便,因為全流程可追溯,所以‘采得舒心也放心’。”朱朝陽表示。
為優化營商環境“賦能加碼”
在“鎮好采”,所有的采購信息公開透明、公告發布渠道通暢、采購進度隨時可查;采購活動全程網上操作,采購人、供應商、評審人員根據采購活動節點,通過不同系統通道進入各自界面,相對獨立、避免干擾、快捷高效;采購活動信息全程留痕,便于監管,可有效防范采購風險。
“對采購人來說,‘鎮好采’為采購人提供了大量可選擇的供應商,為采購人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陶亮表示,在采購流程上,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內控制度,規定不同,也造成了很多采購信息不暢通、流程不一定規范。但在“鎮好采”,整個采購流程統一規范,采購人可以輕松購買所需的服務,價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為采購人提高了采購質效。
江蘇巍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經理郭云告訴記者,“鎮好采”將所有服務類項目集中在一起,供應商登錄平臺可快速響應或了解項目信息,避免了供應商每天安排專人到各單位網站“找項目”。在操作流程中,平臺每一步都有提醒界面,非常清晰。項目的響應、比價、合同簽訂、履約評價、賬款支付都公開透明,供應商的利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除公開、透明、公正、方便外,供應商的成交量也在平臺上得到展示,對供應商進行業務拓展也很有幫助。
為保障供應商高效響應并參與采購,“鎮好采”簡化了進駐上架流程,暢通信息獲取渠道,提供響應參考模板。對供應商來說,注冊進駐零門檻、無歧視性條款,全程線上交易、電子簽章免費配置,平臺交易不收取任何費用。此外,平臺還設置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項目優惠政策,讓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底氣更足。截至目前,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達6.06億元,占總成交金額88.47%。“鎮好采”入駐供應商中,鎮江市內供應商占比69.92%,省內鎮江市以外供應商占比20.84%,省外供應商占比9.24%。“鎮好采”不斷吸引鎮江市外供應商參與本地政府采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得到良好體現。
在管理上,“鎮好采”區分參與采購活動主體不同身份類別,分別制定采購人、供應商、評審人員守則,明確各類人員的職責,約束采購行為;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從進駐退出機制、交易流程規則、詢問質疑處理、服務評價標準、違規行為處理5個方面,制定完善的平臺運行規則,確保平臺運行有序、規范、高效。
“自上線運行以來,‘鎮好采’系統運行平穩。從采購體驗來看,在有效降低采購人采購和財務風險的同時,有效保證了供應商的最大利益。對監管部門來說,所有采購過程有據可查、有數可溯,為及時修正不規范的采購行為提供了清晰的事實依據,進一步提高了監管效率。”朱朝陽表示。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