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融合接力賽
★兩會時評
跑好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融合接力賽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這是對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更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遵循的重要方法論。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取得新成果……這些成就讓人振奮,更堅定了我們走好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路的決心信心。
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科技創新成果不能僅“躺在論文里”,而應在工廠車間里轉化為產品;科技發明不應只“趴在實驗室”,而應走向廣闊市場。將新理念、新技術與我們齊備完善的制造優勢、規模龐大的市場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
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
中國經濟靠實體經濟起家,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產業創新,就是要跑好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融合接力賽,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支持傳統產業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滿足新需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代表委員認為,人工智能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會,必須錨定創新基點,不斷“尋尖”“拔尖”,進而成為“頂尖”。
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進一步融合,離不開優化創新生態。政府應下大力氣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完善創新創業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組織效能。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就能大膽闖、放手拼。
(據新華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