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產力賦能美麗中國建設
綠色生產力賦能美麗中國建設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環境館探館綜述
■ 本報記者 吳敏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辦。眾多綠色技術和產品獲得政府采購青睞,成為推動公共服務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水環境偵察兵”、城市生命線安全的“守衛者”、照明節能之典范……參展企業攜拳頭綠色產品和尖端綠色技術來到服貿會,期待用綠色生產力賦能地球家園。
水環境的“偵察兵”
服貿會7號館是環境館,館內一則“水環境偵察兵”的宣傳語瞬間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
“‘水環境偵察兵’是我們公司開發的集成尖端技術的智慧水質監測系統,包含智能終端設備以及智慧平臺。”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工作人員王黎明指著展位上擺放的展示大屏告訴記者,“這些點位都是我們在北京市多個水體區域安裝的智能終端監測設備。”
據了解,為響應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強對重要江河湖泊的水質監測與管理,以芯視界水環境監測終端為核心的水環境大數據智慧監管系統,自2018年起,得到了北京市水務局、海淀區水務局、懷柔區水務局、延慶區生態環境局的大范圍推廣應用。監管者通過在北京市的重要河湖、水庫等水域規模化布設水質監測設備,形成高密度水環境監測網絡,并建立智能水環境監測動態監管系統,實時掌握北京市河湖水質狀況。“這些設備就像‘偵察兵’一樣,為精準治污提供助力。”王黎明說。
在關鍵技術方面,“水環境偵察兵”通過量子點光譜傳感器等感知終端,可對復雜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等多項指標進行秒級精準檢測。這種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源自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芯視界創始人鮑捷于2015年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成果。作為納米級半導體晶體顆粒,量子點具備光譜響應范圍廣、靈敏度高的特性。這款傳感器憑借小型化、便攜化的優勢,可靈活搭載水質監測浮標、移動檢測設備等多種終端設備,是組成“水環境偵察兵”的核心感知單元。
“水務部門、生態環境部門、住建部門等是采購和使用芯視界產品的主要需求單位。我們因此成為水環境監測的重要供應商。此外,我們還是城市智慧大腦的重要力量。”王黎明說,以北京市為例,傳統的方式是依靠人工巡查與經驗判斷,而如今的城市水環境治理實現從“傳統人工巡查”到“智能全時監管”的跨越。提質增效的背后是產品感知數據、算法模型分析、駕駛艙平臺賦能,顯著提升政府治理精準性和應急響應速度。“水環境偵察兵”給出的數據還是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的主要依據。在這個環節中,水質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決定了上下游地區能否把美麗中國建設落到實處。
城市生命線安全的“守衛者”
承建5000多個項目,守衛城市生命線安全——這句話赫然寫在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的展板上。
“我們公司主要致力于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城市管理精細化、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智能化、智算中心建設運營以及新型智慧城市運營服務等核心業務領域。公司的這些核心業務很好地契合了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精神——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數字政通展臺工作人員朱海峰告訴記者,他們近期相繼中標南京、葫蘆島、本溪、鞍山四地項目,項目金額均逾千萬元。業務覆蓋城市運行管理、海綿城市、CIM+數字孿生等關鍵領域,守衛城市生命線安全。
“今年,數字政通在助力城市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們公司中標珠海建筑垃圾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項目,以電子聯單為核心,構筑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朱海峰說,監管者將利用平臺打通建筑垃圾“產生—運輸—處置”全流程監管鏈條,來加強建筑垃圾轉移的監督管理。具體而言,建筑垃圾管理平臺首先對建筑工地、消納場、運輸企業、運輸車輛及駕駛員的全流程信息進行登記管理。有了基礎信息以后,建筑垃圾排放單位通過平臺創建電子聯單,詳細填寫建筑垃圾種類、數量等信息;運輸單位確認聯單內容并補充運輸信息;消納單位對垃圾來源、運輸過程及最終處置情況進行核驗,并完成閉環確認。系統可自動匹配運輸車輛與消納單位,確保所有建筑垃圾流轉可追溯。若發現未登記車輛或未備案消納場,系統將實時預警,并通知相關單位在正式運輸、處理前完成核準手續,從源頭防范非法傾倒等違法行為。
道路照明節能之典范
路燈節能在服貿會環境館有獨立的展出區。這個展出區的C位給到了中節能晶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和科技)。
“我們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注于LED智慧節能照明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道路照明節能應用領域屬于國內領先水平。”晶和科技工作人員王晨說。
據介紹,晶和科技自主研發了NB-Iot、4G Gat.1等高穩定性智能控制系統,以及兼容開放性強的城市照明管理平臺等全鏈條軟硬件產品,致力于通過合同能源管理(EMC)等模式為城市提供成套智慧照明解決方案以及全流程、全方位的節能改造升級和運營維護服務,具有強大的智慧照明與大規模照明運營管理和智慧城市系統化、集成化服務能力。
截至目前,晶和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于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累計投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50多個,為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及南昌、廣州、銀川、杭州、合肥在內的省會及地方40多個城市提供了照明節能升級改造及高價值路燈網絡體系建設服務。
“前不久,我們中標廣州南沙區道路照明設施設備更新暨節能改造項目并正式開工。”王晨說,此項目是全國道路照明領域規模最大的LED燈具存量改造EMC項目,改造內容包括將5.5萬余盞光效為100-140LM/W的老舊燈具替換為新一代高光效LED燈具,并加裝單燈控制器、集中控制器,部署搭建智慧照明管理平臺。通過單燈遠程監控與精準管理,實現燈具一網統管、資產一圖統覽以及故障精準告警等功能,提升城市照明智慧管控、精細運維管理水平,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路燈照明服務。“項目完成后,南沙區的道路照明將實現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有效提升夜間行車安全系數與行人出行舒適度,同時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為城市節能減排做出積極貢獻。”
此外,中石油、中海油、北京環衛集團、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內蒙古森工集團等在服貿會上也紛紛展出了最能體現綠色生產力的技術以及解決方案,讓大家看到,這些綠色生產力就是實現美麗中國的有力“畫筆”。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