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形態融入政采體系
【迭代與變革:電子賣場向何行】
編者按:隨著框架協議采購方式的逐步鋪開,各地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網上商城)建設的腳步有所放緩。電子賣場還有新建的必要嗎?到底應該“賣”哪些東西?如何監管?電子賣場的競爭如何開展?怎樣吸引和留住供應商,實現良性循環?種種困惑和疑問不斷涌來。本報特開設此專欄,邀請業界大咖和一線采購人員共同探討,為電子賣場未來發展“出謀劃策”,敬請關注。
以新形態融入政采體系
——深圳電子賣場的實踐與啟示
■ 黃長山
在政府采購改革的浪潮中,小額零星采購始終是提升行政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作為全國政府采購改革的“先行者”,深圳早在2014年便率先探索“互聯網+政府采購”模式,建成全國首個政府采購網上商城——深圳政府采購電子賣場,開啟了零星采購數字化、平臺化、陽光化的新時代。如今,隨著《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的全面實施,深圳再次站在改革前沿,推動電子賣場向“全流程、全線上”的框架協議采購系統轉型升級,重塑政府采購生態。
從協議供貨到電子賣場的制度演進
我國政府采購制度自2003年政府采購法實施以來,逐步建立起以公開招標為主、多種采購方式并存的體系。然而,對于集中采購目錄內、多頻小額的零星采購項目,長期缺乏高效、規范的執行機制。早期普遍采用的“協議供貨”和“定點采購”模式雖在初期提升了采購效率,但隨著執行深入,逐漸暴露出“質次價高”“專供產品”“重程序輕結果”等問題。部分供應商通過入圍形成事實壟斷,采購價格高于市場價,甚至出現“低價中標、高價耗材”的亂象,嚴重損害了政府采購的公信力。
為破解這一困局,深圳于2014年創新推出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將協議供貨的線下模式遷移至線上,實現商品上架、比價、下單等全流程電子化。這一模式不僅大幅提升了采購效率,更通過信息公開、價格可比、全程留痕,有效遏制了暗箱操作,成為全國電子化采購的“樣板工程”。
框架協議采購重塑電子賣場功能定位
2022年,財政部出臺了110號令,正式確立“框架協議采購”作為小額零星采購的法定方式,明確由集中采購機構負責第一階段的供應商公開征集工作,采購人負責第二階段的合同授予工作,實現“一次征集、多次成交”的高效機制。這一制度設計,標志著政府采購向法治化、標準化模式躍遷。
在此背景下,深圳迅速響應,于2024年正式啟動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系統建設,并于3月16日發布試運行通知,同步制定《框架協議采購事項標準化操作服務規則》,構建起覆蓋征集、評審、入圍、下單、履約、評價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該系統實現“全流程、全線上、全功能”運行,真正將框架協議采購的兩個階段集合于一個平臺,有效解決了部分省市因依托電子賣場實施框架協議采購,僅能完成第二階段交易、與第一階段征集脫節所導致的流程“割裂”問題。
2025年8月21日,深圳已完成集中采購目錄內品目從電子賣場向框架協議采購系統的全面過渡,原電子賣場中對應品目已強制下架,標志著深圳政府采購進入“框架協議采購”的新階段。
電子賣場轉型為綜合性服務平臺
盡管集中采購目錄內品目已轉向框架協議系統,但電子賣場并未完全“退場”,而是實現功能重構與價值重塑,轉型為滿足更廣泛采購需求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目前,深圳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已發展為集“框架協議采購系統、E商城、行業館、鄉村振興館、中介超市、定點酒店”等于一體的多功能集成門戶。其中,E商城成為集采目錄外、限額標準以下零星采購的核心載體,為全市各級采購單位提供一站式采購服務。
與主流電商平臺相比,E商城具有顯著優勢:一是公開征集,專家評審,嚴選入駐供應商,確保商品及服務質效;二是品類聚焦精準,設立辦公設備、數碼通信、勞保用品、服務類等專區專館,更契合行政事業單位實際需求;三是結算機制靈活,支持“先貨后款”“月結支付”等方式,有效緩解經辦人員墊資壓力;四是價格監管嚴格,建立價格監測機制,確保商品價格不高于主流電商平臺,多種采購工具,實現“可比價、可追溯”,節資高效;五是數據賦能監管,目錄外小額多頻采購行為納入統一平臺,采購單位數據報表一鍵可查,監管部門可實時掌握采購動態,實現“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后可查”,大幅提升廉政風險防控能力。
據統計,截至2025年7月,E商城已培育銷售額超千萬元的供應商32家,超百萬元供應商近200家,成為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平臺。
電子賣場的“飽和”與“新生”
當前,全國多地正推動“一地征集、全省可用”的框架協議采購模式,強調系統互聯互通與資源集約共享。在此趨勢下,是否還需要新建電子賣場?似乎已無必要。一方面,政策導向明確支持框架協議采購方式的法定地位,避免重復投資;另一方面,集采目錄外已有成熟平臺如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E商城,其具備強大的技術支撐與運營能力。新建電子賣場既無政策空間,也難敵垂直賽道的“頭部效應”。電子賣場未來可探索功能深化與生態構建,強化服務屬性,從“交易平臺”向“服務平臺”升級;拓展應用場景,激活供應商生態,通過信用評級、履約評價等機制,吸引并留住優質供應商,形成良性競爭生態。
正如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E商城所展現的:只有讓供應商“愿進來、留得住、做得好”,平臺才能真正“活起來”。目前,頭部供應商已紛紛在E商城深耕布局,并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這正是平臺價值的最佳印證。
從“協議供貨”到“電子賣場”,再到“框架協議系統+E商城”,深圳政府采購的每一次轉型,都是對效率、公平與廉潔的不懈追求。電子賣場并未消失,而是以新的形態融入政府采購體系,成為支撐“放管服”改革、推動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設施。
未來,深圳將繼續堅持“制度+科技”雙輪驅動,以數據為紐帶,以服務為核心,推動政府采購向更規范、更透明、更智能的方向邁進,為全國政府采購改革貢獻更多“深圳智慧”與“深圳方案”。
(作者單位:深圳交易集團有限公司)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