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翻卷意自閑
【閱讀】
暮年翻卷意自閑
■ 劉忠民
常聽人說,讀書是年輕時的功課,老年人眼昏神倦,該歇著了。可于我而言,退休后的時光,才真正讓我品出了讀書的醇厚滋味。年輕時讀書,多是為了應付考試、充實履歷,抱著上進的功利心翻看書頁,急促中就少了幾分從容。如今卸下一身瑣事,案頭的書不再是任務,倒成了最貼心的老友,隨時翻開誦讀,那字里行間卻是一方自由自在的新天地。
前幾日整理舊物,翻出了年輕時買的《紅樓夢》。那會兒跟風讀名著,囫圇吞棗看個熱鬧,眼里只記得寶玉黛玉的纏綿悱惻,卻讀不懂大觀園里的人情世故、興衰隱喻。如今再讀,竟有了不一樣的心境。
午后坐在陽臺的藤椅上,就著暖融融的陽光,一字一句細品。看到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的局促,忽然想起自己初入職場的懵懂。讀到黛玉葬花時的輕嘆,也能體會到那份對時光易逝的悵惘。從前跳讀過的詩詞楹聯,現在會逐字琢磨,連書中描寫的茶飯點心,都能聯想到自己過往的生活片段。一本舊書,竟讀出了新的人生況味,這是年輕時從未有過的體驗,也是現在的一大收獲!
除了重讀舊書,我還愛上了“啃”大部頭。年輕時總覺得時間充裕,卻總被瑣事牽絆,像《百年孤獨》這樣的經典,買了十幾年,書脊都泛了黃,卻始終沒讀完。去年冬天,窗外飄著雪,屋里煮著熱茶,我終于下定決心翻開它。一開始確實覺得晦澀,人物名字繞口,家族故事龐雜,可耐著性子讀下去,竟漸漸入了迷。看著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興衰,仿佛跟著他們經歷了百年的滄桑。讀到“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用寂寞來償還”時,忍不住合上書沉思良久,這不正是自己走過半生的感悟嗎?三個月后讀完最后一頁,窗外的冰雪早已化盡,可書中的故事卻像刻在了心里,每次想起,都有草木萌動的觸感。
閑暇時,我還喜歡讀些短小的散文。汪曾祺先生的文集是我的枕邊書,睡前讀幾篇,總能讓人心里暖暖的。他寫高郵的鴨蛋,“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讀得我垂涎欲滴,不由得想起小時候母親腌的咸鴨蛋。他寫昆明的雨,“帶著青頭菌、牛肝菌的氣息”,又讓我回憶起少年時節在山上采蘑菇的日子。這些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滿是生活的煙火氣,像一位老友在耳邊絮絮叨叨說著家常,親切又治愈。有時讀到會心處,忍不住在書頁旁寫幾句批注,或是畫個小小的符號,仿佛在和作者隔空對話。
有人問我,老了讀書有什么用?既不能升職,也不能賺錢。可我覺得,讀書從來不是為了“有用”。暮年讀書,讀的是一份心境,一份從容。在書中,我可以重回青春歲月,也可以見識未曾經歷的人生;可以在文字里尋得慰藉,也可以在思考中獲得力量。如今我的書桌上,總放著幾本書,有的讀了一半,有的已經翻得卷了邊,它們就像一方方小寶藏,等著我隨時去探索和發掘。
夕陽西下時,我常會坐在書桌前,看著窗外的晚霞,隨手翻開一本書。書頁翻動的沙沙聲,伴著遠處傳來的鳥鳴,成了暮年最動聽的旋律……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