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邁出市場化運作第一步
養老金邁出市場化運作第一步 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有望雙贏
新華網上海3月25日電(記者桑彤、楊溢仁)隨著首批地方養老金委托投資獲批,作為百姓養命錢的養老金在一片爭議聲中邁出了市場化投資的第一步。廣東試點一旦推廣到全國,中長期對債市以及股市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良性互動將助推養老金及資本市場實現雙贏。
養老金入市邁出市場化投資第一步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0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政府委托,投資運營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資金將分批到位,委托投資期限暫定兩年。新增資金將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確保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事實上,有關地方養老金運營的問題討論已久,此前各方對養老金是否投資股市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而此次千億養老金開閘,且投向以固定收益為主,可以看出其“保值增值”的根本目的。
據了解,截至2011年底,我國基本養老金累計結存1.9萬億元,主要投資于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其中,90%以上基金資產是銀行存款,投資于國債的比例不到10%。十多年來,基本養老金的年均收益率約為2%,如果扣除通貨膨脹率,其實際投資收益為負數。
而與基本養老金不同的是,目前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都已進入資本市場開展投資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投資效果。舉例而言,成立11年來,全國社保基金累計投資收益達2847億元,其中股票投資收益貢獻率約46%,年均投資收益率達8.41%,顯著高于同期的年均通脹率。
國金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李曉光表示,養老金經過十幾年的運作,自身的增值能力比較有限,因此需要尋找積極的投資渠道和投資路徑。資本市場目前的法制建設等已較為完善,債券市場風險較小相對平穩,能夠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這和社保基金投資初衷相吻合。
此次廣東省養老金委托社保基金這一平臺進行投資,無疑是邁出了市場化運作的第一步,亦打開了業界對于地方養老金市場化投資的預期。
債券市場將迎穩健基石
可以看到,此次新增資金將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而非股市。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1日再度強調,不要把“委托投資運營”誤讀為“委托入市”,該項資金主要投資于國債、銀行存款、企業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產品。
“這無疑將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李曉光對記者表示,“在我國資本市場中,債券市場規模一直比較小,隨著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未來債券市場將步入加速發展的階段。”
在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劍峰看來,這對債券市場而言具有深遠的意義,入市的養老金未來或將成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當然,“估計養老金入市的謹慎程度要高于保險和銀行類機構。”李劍峰指出,“該類資金會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因此低評級‘垃圾債’估計現階段不會參與。”
按照目前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指導,券商預計,本次投資到債市的資金將在600億元以上。結合目前債市的表現分析,利率債和資質較好的信用債將成為主要受益品種。
大成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陳尚前建議,由于養老金對未來的支付有相對明確的測算,應開展與未來支出匹配的投資,比較適合進入收益相對穩定且預期收益率較高的信用債市場。
“信用債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相對利息收入比較高,如此一來利息收入就可以成為資產管理的主要收益來源之一,使債券類資產組合在控制信用風險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增長的空間和穩定性。”陳尚前說。
良性互動實現雙贏
與債券市場的一片利好相比,股票市場似乎相對平靜。從宣布這一消息之后的兩天來看,A股市場仍以震蕩盤整為主。
對此,不少專家坦言,該利好對于股市的心理影響將大于實質影響,但其示范效應會逐步在全國范圍鋪開。
鑒于此次社保理事會在披露的信息中并未明確劃分投資比例,僅表示“新增資金將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確保實現基金保值增值”,因此大成基金判斷,養老基金入市并全面鋪開仍然需要出臺多項政策法規與之配套,在相關政策法規出臺之前,短期內難有突破性進展。
李曉光表示,“養老金入市并不能扭轉股票市場當前的行情趨勢,但隨著制度的逐步推進,經歷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終將對市場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
多數券商研究員表示,隨著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介入,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及投資風格亦會發生轉變,利好藍籌股。加上社保基金成功運作的經驗,未來其成為A股市場生力軍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境外成熟市場的經驗表明,養老金作為重要的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開展投資活動,可以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美國的養老金規模在1980年之后擴張速度最快,原因一方面在于養老金的稅制改革,可以稅前扣除,極大地鼓勵了人們儲蓄養老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養老金投資于股票、共同基金等,跟資本市場形成了良性互動,正反饋得以延續。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