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紙堆中咸魚翻身 還是咸魚
有個經常被電視、報紙等媒體用來形容某種不良狀態忽然改善的詞讓我一直不明白,這個詞叫咸魚翻身。從電視主持人的嘴里,到報紙編輯的筆下,都是這么讀這么寫的。
咸魚翻身不還是咸魚嗎?怎么就變好了呢?經廣東的兄弟指點才明白,原來這個廣東漁民發明的詞匯,本是咸魚翻“生”,就是說死魚又活了——所謂“生”是也。這個“生”字,不知被哪個大舌頭讀成了“身”,然后就被學過專業說話沒學過中文的人想當然地讀成了“翻身”,再接著就被廣大人民群眾集體翻身咸魚把歌唱了。
別以為我嘲諷媒體讀錯音、寫錯字。相反,我覺得他們這個詞改造得相當好,拿我自己來說,這輩子咸魚翻生的事兒沒經歷過,咸魚翻身的事兒倒有不少。
我們小區一直喝風景水,風景水是我起的名字,就是水燒開后,水里有時雪花飛舞,有時黃沙蔽日,頗具景觀價值,故名。經檢測,本小區飲用水里,還含有超標的重金屬,如果你對淘金有興趣,可以來試試。
去年小區里傳說,經我們反復寫信,市領導批示給我們解決市政水了,終于不用喝那種有吞金危險的風景水了。高興!經證實消息屬實,但是不知哪位秘書把我們小區的名字寫成了隔壁小區的,四個字的名字,人家寫錯了兩個。于是隔壁小區用水順利解決,而我們,據說必須等到南水北調工程結束后,才有可能解決這市政水問題。不知這種情況,是否可以用時髦的網絡詞匯——“悲催”來形容。
小區用水的事兒,可謂咸魚翻身的正解。我們這些業主咸魚被那寫錯字的秘書集體翻了回身,類似事例還可以舉出無數。因此,我認為“咸魚翻身”完全可以列入成語大詞典,和咸魚翻生并列,并被廣泛、正確地使用。
咸魚翻身:曾被長期錯用的形容詞,本意是事物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常被用來形容缺心少肺沒腦子的人,讓別人忽悠得以為自己上了天,其實還在原地坐著呢。
(摘編自2012年02月22日《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