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假性回暖”樓市春天來了?
中國樓市一季度“假性回暖” 下一步重點防止調控反復
新華網武漢4月15日電(記者徐海波)14日上午,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一個商品房開盤儀式上,不足20平方米的售樓大廳擠滿了排隊選房的市民,樓市銷售似乎格外火爆。
但是,樓市回暖只是假象。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經濟數據顯示,全國一季度商品房銷售成績同比明顯下滑。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3.6%和14.6%。
盡管如此,市場上仍不斷有“樓市春天來了”的聲音。
有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1月份受元旦、春節影響,樓市成交慘淡;2月份成交量開始緩慢回升;3月份周成交量環比上升趨勢明顯。
作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武漢市房地產部門日前發布的3月份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商品房成交量達11149套,創下14個月來最大銷售量,甚至超過“限購”前。
成交量的“回升”讓不少人認為樓市已邁過寒冬,迎來暖春。加上三四月份歷來被房地產界視為樓市銷售旺季,俗稱“金三銀四”。許多開發商打出“降價已經觸底,買房不能再等”的宣傳標語,推出更多新盤,這令不少購房者蠢蠢欲動。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樓市雖然表面熱鬧,但實質上沒有回暖跡象。武漢某樓盤銷售經理袁放說,除部分以“剛需”為主要對象的樓盤銷售情況較好外,萬元以上項目、大戶型豪宅盤以及沒降價優惠的樓盤,仍然處于成交低迷中。
對于“回暖假象”產生的原因,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副總經理姚銳認為,剛性需求的釋放和開發商“以價換量”的營銷手段是主要推手。目前看來,整個市場環境并未改變,樓市前途依然存在許多不利因素。“3月是樓市試探期,或許到4月才會逐漸明朗”。
從4月份前半個月來看,火爆勢頭持續,但開發商仍難言輕松。多名銷售經理表示,第二季度樓盤銷售壓力仍很大,不會輕言漲價,還將以走量為主。
億房網研究員陳龍說,樓市開始出現兩極分化,銷量大的樓盤無一例外是降價幅度大,而仍在挺住不肯降價的樓盤,基本無人問津。他預計降價促銷將成為更多樓盤的選擇,房價未來會繼續保持小幅下跌走勢。
統計顯示,一季度中國GDP僅增長8.1%。有人擔心,在國際經濟環境不佳、國內經濟增速繼續下行的背景下,中國會不會趁樓市假回暖之際,將“保增長”寄希望于房地產市場?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將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決不讓調控出現反復。
長期關注房地產問題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張東教授說,房地產調控關系民生,許多中國人對房價合理回歸充滿期待,因此,中國一定會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
同時,他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歐債危機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經濟運行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開發商資金壓力難以減緩。“國際國內環境決定后期房地產企業生產壓力依然巨大,樓市形勢并不樂觀。”
【相關鏈接】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 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 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8%;工業生產平穩增長,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收作物長勢好于常年;進出口貿易基本平衡,財政金融平穩運行,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4.7%,支出增長33.6%;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332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分別增長9.8%和12.7%。3月份部分主要經濟指標比前兩個月有所回升,市場信心持續趨穩,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4個月上升。總的看,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增速處于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具備很大潛力,宏觀調控政策具有較大回旋余地。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國際金融危機沒有結束,歐債危機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國內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出口行業面臨困難增多。我們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也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觀察,沉著應對,未雨綢繆。堅持穩中求進,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加強政策儲備,預留政策空間,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準備,牢牢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會議對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作了部署。(一)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強總需求管理,及時預調微調,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抓緊落實并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行業和地區范圍,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貨幣政策要兼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穩定和防范金融風險,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要。(二)著力擴大內需。既要堅定不移地擴大消費需求,也要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確保國家重大在建續建項目資金需求,有序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加強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城市市政工程、鐵路、節能環保等建設。加強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切實打破壟斷,放寬準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嚴格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繼續妥善清理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對有還款能力的項目繼續予以支持,防止資金鏈斷裂。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三)努力實現農業再獲豐收。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抓好夏季糧油生產,組織好春播備耕工作,加強病蟲害防控,提高“菜籃子”生產能力,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四)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完善流通政策和大中城市居民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促進農副產品價格平穩運行。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相對穩定。強化市場價格監管,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五)努力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認真落實穩定外貿的政策措施,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積極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積極擴大進口,推動進出口平衡發展。(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對企業創新和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著力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全面落實“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七)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決不讓調控出現反復。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善公租房、廉租房的配套設施。(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掛鉤的聯動機制,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扎實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工作。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建設,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依法處理征地拆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九)認真落實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加強總體指導和綜合協調,穩步推進財稅金融、資源性產品價格、收入分配、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密切跟蹤分析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做好應對各種風險的預案。要增強全局觀念,加強協調配合,凝神聚力,真抓實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