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政采委員會采納新修訂的《政府采購協議》
本報訊 記者賈璐報道 日前,WTO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經過最終審議,WTO政府采購委員會于日前正式采納修訂后的《政府采購協議》(GPA),該協議將遞交各GPA參加方議會批準。
這一標志性的事件意味著自1997年開始的持久談判終于結束,為世界各國的政府采購活動擴大范圍、進一步消除歧視措施、提供更大透明度打下基礎。世貿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在聲明中談到,政府采購協議是“協助與政府采購市場有關的貿易活動的主要工具,是開放貿易體制的典范,承認圍繞無差別、透明和程序公平等WTO基本準則上建立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將在促進全世界的采購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委員會主席尼格里認為,各方通過結束再磋商并采納修正后的結果,為開放市場、加強監管和有效地管理公共資源發出了有力信號,在目前經濟低迷、財政危機環境下將產生積極作用。作為多邊條例,該協議要求各方在政府采購這一最重要的經濟活動領域遵守透明、競爭和管理的核心原則,包括貨物、服務、公共機構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采購。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各國都將政府采購作為保護國內企業的重要措施,一直實行封閉管理。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政府都成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中的最大買主。據估計,國際政府采購總額每年都達數千億美元,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O%以上。這種情況下,歧視性政府采購日益發展為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嚴重障礙。
據悉,1979年,關貿組織將政府采購納入貿易投資自由化談判領域,并制定了《政府采購協議》(通常稱為“1979年協議”)。該協議為諸邊協議,即由WTO成員自愿加入,當時只有少數發達成員國家加入協議。關貿組織隨后對協議做多次修改,在1993年烏拉圭會談談判期間形成了新《政府采購協議》,又稱“1994年協議”,諸邊性質不變。《政府采購協議》(GPA)的目標是促進成員方開放政府采購市場,擴大國際貿易,目前有美國、歐盟等14個參加方,共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協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