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筆記本電腦價格不受關稅下調影響
本報訊 實習記者朱穎 孫冉冉 實習生 張敏 報道 針對海關總署對部分進口物品的完稅價格進行調整是否會影響到政府采購在售筆記本電腦價格問題,記者通過采訪多方人士后獲悉,此次重新修訂的完稅價格,只是針對通過郵遞或旅游攜帶的物品,并非批量盈利性貨物,所以也就不會影響到政府采購市場。
根據海關總署2012年第15號公告顯示,筆記本電腦從統一按5000元征稅調整為按2000元征稅,按照10%的關稅稅率計算,筆記本電腦的進口關稅從每臺500元下降到200元。
談及此次關稅下調,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高級工程師秦志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就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而言,所采購的筆記本電腦基本都是國貨,所以海關總署此次對于進口產品完稅價格的調整對該中心不會有太大影響。對于政府采購進口產品,財政部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即使在假設已通過審批的前提下,采購進口筆記本電腦的類型、規格及價格等都有相關規定,因此進口產品的采購過程是按照規定履行招標采購的操作過程,而不會受到進口產品價格變動的直接影響。
眾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雷鋒也表達出同樣觀點,“由于此次修訂的完稅價格只是針對通過郵遞或旅游攜帶的物品,并非批量盈利性的貨物,因此對于生產銷售電子及數碼設備的廠商來說并沒有影響,所以對政府采購市場也不會產生影響。”他還向記者分析道:“從財政部制定的中央單位臺式機和打印機的參考配置標準中可以看到,大多數國產品牌完全能滿足標準中所需的配置要求。在實際采購中,政府采購電子產品也主要集中在國產品牌,許多因新政調整得以下調價格的外資品牌并不在政府采購目錄內。因此,海關總署此次對進口筆記本電腦完稅價格的調整不會對政府采購市場產生干擾。”
某國產電腦品牌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也認為,關稅價格的下調不會對政府采購市場的產品價格帶來明顯影響。目前很多外資品牌都已經本土化,其工廠、市場都在國內。而且行業市場的敏感度不如普通消費市場那么高。除非電腦產品的關鍵部件,如CPU、硬盤、內存等的關稅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否則在售產品的價格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據了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腦生產加工地。2011年,中國共制造PC32547.54萬臺,同比增長35.92%。筆記本電腦產量同比增長32.38%,達到24408.25萬臺。由于許多境外廠商已將PC的生產加工地點轉移到我國國內的保稅區,如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和深圳福田保稅區,都已成為諸多IT業巨頭生產組裝PC機的基地,在保稅區內制造加工的電子產品流轉進入非保稅區時,海關會按進口制成品征稅。
“此次海關總署調低電子產品完稅價格,雖然只涉及到郵遞或旅游攜帶的物品,但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準確地反映了市場真實的價格水平,無論對進口廠商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會產生積極影響。”中國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指數項目主任郭旭接受采訪時說:“長期以來國產電子產品依靠價格優勢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對那些因價格因素而選擇國產品牌的消費者來說,關稅下降會使各品牌間差價縮減,促使整個電子產品市場更趨向充分競爭。因此,關稅的下降會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