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齡調整”是否可行
新華網北京6月6日電(記者 徐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在答復網友提問時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趨勢”,這一表態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退休年齡政策有哪些問題,是否需要調整,應該怎樣調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社會保障領域的專家。
退休年齡多少為宜
我國現行退休年齡源于20世紀50年代勞動保險條例的規定: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而在制定這個政策時,全國人口平均壽命只有50歲左右。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退休年齡政策方面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退休年齡偏低與人口壽命延長的矛盾。目前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3.5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二是女職工按不同身份執行兩種退休年齡,實際工作中引發諸多糾紛。
“從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看,退休年齡逐漸延長,是適應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受教育年限延長,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必然選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說,“但絕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簡單的一刀切。”
也有觀點認為,延長退休年齡有利于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特別是充分發揮高級專業人員等“短缺”群體的作用,拓展個人的職業發展空間。特別是對于女性,55歲正是一生事業的黃金期。這時強行讓她們退休,不僅是對女性的歧視,也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然而,希望盡早退休的也大有人在。曾經在北京一家毛紡廠工作的女工張桂雙今年48歲,下崗多年的她恨不得早點拿到退休金,盡早有穩定的收入。顯然,如果延長退休年齡,她肯定不是受益者。
同時,有人擔心,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仍是供大于求,延長退休年齡,可能會擠壓崗位供給,進一步加劇就業緊張形勢。
退休年齡調整需循序漸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制度與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提出:“退休年齡不提高,當前的養老保險制度肯定不可持續。”
根據人社部的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已增至28391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68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了521萬人。
鄭秉文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女性職工的退休年齡是50歲,之前繳養老保險費15年,退休后的生活還有至少二十四五年。個人和雇主一年繳費是其工資的28%,在基金投資收益率為5%的情況下,僅能勉強維持15年的40%工資。
“除了改革投資體制和提高收益率之外,長期看,要想維持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就必須提高最低繳費年限和提高退休年齡。”鄭秉文坦言,但這個事情牽涉的群體大、利益復雜,需要循序漸進地推進。
老齡化已日益成為當前中國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勇介紹,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26%增加到16%;到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占總人口的17.8%。到2050年,勞動力人口與老年人口比將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
鄭秉文說,“把矛盾推向未來終究不是辦法,但這些風險隱患不出20年就都會顯現。”
鄭功成也指出,現行退休年齡的規定導致個人工作時間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也對養老保險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構成挑戰。
退休年齡怎么調整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今年兩會上指出,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比,我國的退休年齡是比較早的。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制度的挑戰,也為了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延遲退休年齡這個問題還需要研究。
鄭功成認為,小步漸進地延長退休年齡再加上彈性退休制恐怕是比較理性的解決方案。
“一定要兼顧好就業與退休的關系、不同群體的利益。”鄭功成說,“這樣不僅跟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保持適應,而且也對未來解決勞動需求、延長個人工作周期是適宜的。”
他同時強調,立足于這樣的公共政策,絕不可以大起大伏。絕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方案可能是每年延長一定的時間,到時再實現這樣的目標。漸進改革體現的是一種公平。
“我國還需要建立彈性退休制,就是能使有勞動能力又有就業意愿的人能夠多工作,能使缺乏勞動能力非常愿意按時退休的人及時退休。”鄭功成說。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對彈性退休制進行探索。從去年10月1日起,上海實施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并發布有關試行意見,規定延遲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
人社部在書面答復中稱,正在對退休及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隨著社會共識逐步增多,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基礎上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