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探路”住宅產業化電梯采購
面向電梯生產企業 注重企業綜合實力----
合肥“探路”住宅產業化電梯采購
本報記者 戎素梅 通訊員 顧慶陽
對比今年前5個月電梯采購市場的變動情況,記者發現,無論是項目規模還是項目數量,合肥市均再創新高,遙遙領先于絕大多數城市。在采購方式上,合肥也進行了新的嘗試,以日前圓滿落幕的第三屆住博會住宅產業化材料協議供貨定點單位(電梯)項目最具典型意義。
代理商不得參與投標
據悉,2006年7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這是國內首個以政府引導住宅產業化發展的住宅產業化基地。2008年9月,住建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安徽省住建廳、合肥市人民政府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合肥)住宅產業博覽會,取得預期效果。今年,已是該項目的第三次組織實施了。
合肥市政府采購中心(即招投標中心采購部,以下簡稱“采購中心”)副主任何平向記者介紹道,此次住博會電梯采購及安裝項目總預算為4900萬元,共采購179臺電梯,包括165臺客梯、12臺貨梯和2臺扶梯,采購的具體內容包括外購元器件及設備安裝、調試、驗收所需主輔材料的選配、供應等。因有效投標人不足3家,經采購人書面申請、監管部門批準,項目現場變更采購方式為競爭性談判。經過激烈競爭,通力電梯有限公司以4176萬元的優惠價獲勝。
“與前兩屆住博會電梯采購及安裝項目相比,此次招標最大的不同在于僅接受電梯廠家投標,不再接受代理商的投標。同時,售后服務和維保公正也由電梯廠家設在我市的直屬分公司負責。”何平指出,此舉旨在通過減少流通環節,有效降低圍標、串標的風險,進一步節約資金,提高服務質量和維保水平,保證項目從采購“優價”到服務“優質”。
據了解,前兩屆電梯采購及安裝項目均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而此次所購電梯的數量、規模大幅增多,考慮到項目各工期的不一致性及價格風險,采購中心決定采用協議供貨定點模式的方式,協議期為2年,并要求中標企業在此期間中標產品的單價不得調整。
優質低價是中標關鍵
對投標人的資格要求和創新評標方法是該項目的另一亮點。該項目要求投標人需為電梯生產廠家,招標公告及招標文件又對投標人資格條件作出嚴格設定,對采購需求的確定則盡可能采取行業通用標準,以確保充分競爭。
另一方面,該項目改為競爭性談判后,評標辦法仍按招標文件載明的評標辦法,即兩階段綜合評分法。第一階段為技術標評審,第二階段為商務標評審,第三階段匯總、得出結果。考慮到投標報價的方便,投標人在填寫最終承諾報價后,(第一次報價-最終承諾報價)除以第一次報價后得出的優惠率視同需求表中全部分項設備或工程量的優惠浮動值(特定分項優惠除外),而不考慮該項目清單和規費稅金清單的金額改變。此優惠率調整原則適用于合同內價格的計算及項目增減、變更時價格的計算。
“由于本項目服務周期較長、供貨時間不確定,中標企業需具備雄厚的實力和良好的信譽,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合同任務。”何平表示,激烈的報價競爭中,“優質”、“低價”是通力電梯有限公司勝出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通力不僅提供了先進的小(無)機房電梯,將原機房內的控制屏、曳引機、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處,節約了制造成本和開發商成本,還拿出了極大的優惠價,在首輪報價中便低于另一投標人近500萬元,最終報價時又降價近100萬元,以大幅優勢一舉奪魁。
對住宅產業化材料進行政府集中采購,是近年來合肥市政府采購實踐的不斷探索與創新,進一步擴大了政府采購的業務范圍,也為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