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能更好地實現政府意圖——訪浙江省財政廳廳長錢巨炎

■ 本報記者 周黎潔
實習生 程紅琳 通訊員 花曉山
“政府采購在‘用好錢’的同時,要考慮如何實現更高層次的目標,即體現政府意圖。”在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期間,浙江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錢巨炎接受《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深化期和政策的拓展期,浙江省正著力實現政府采購大目標。
錢巨炎說,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是整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強化財政支出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通過建立政府采購與部門預算、資產管理、國庫集中支付及績效評價的有機結合機制,可以不斷提高財政支出綜合監管水平,這與浙江省近年來積極推進的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
“政府采購是否體現了政府意圖?體現得怎么樣?通過政府采購績效管理可以實現評價,增進實效。”錢巨炎說。
政府采購績效管理勢在必行
在錢巨炎看來,政府采購績效管理不僅僅是績效目標管理的廣度問題,更是深度問題。
自2005年探索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以來,2011年,績效目標管理范圍在浙江省級部門項目資金實現了全覆蓋,全省共有7487個項目納入了績效目標管理范圍,涉及財政資金434.29億元,占全省財政支出的11.3%。2012年,浙江省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浙政發〔2012〕44號),將預算績效管理納入浙江省政府對部門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
那么,政府采購績效管理的要義是什么?錢巨炎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就好像要造一座橋,過去造一座橋可能更多地側重于要把橋造好,沒有浪費財政資金,造橋的效益就達到了。而績效管理關注的是橋造好后是否緩解了原來的交通壓力。假如沒有緩解,或者說作用不大,說明造橋的效益是不高的。”
“也就是說政府采購績效管理所注重的不僅是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還注重采購效果。從績效管理的角度出發,政府采購不只是單純的‘用好錢’、完成購買就可以了,而是要實現更高層次的目標,即政府意圖。”錢巨炎說,尤其是當公益性強、關系民生的支出項目越來越多地被納入政府采購范圍,以及推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宏觀形勢對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作用的發揮提出更高的要求時,追求政府采購績效管理勢在必行。
采購政策落實與節資的有機統一
曾經親歷浙江省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初創階段的錢巨炎深知,在努力實現政府采購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尤其要妥善處理好節約財政資金與落實采購政策的關系。
“價格的問題目前依然是最敏感的問題,但已經不是改革的核心關注點,因為經過10多年的發展,政府采購制度本身已經實現了由單一管理目標向政策目標的轉變。”錢巨炎說,妥善處理好節約財政資金與落實采購政策的關系,要求我們在采購活動中要切實轉變低價中標的慣性思維,按照物有所值的原則,結合落實采購政策的要求,綜合權衡和把握,努力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舉考量。
他舉例說:“比如計算機采購,最初按照低價中標的游戲規則采購到的計算機,雖然能達到采購所設定的指標要求,但可能導致產品性能配置比采購人預想的要低,采購人滿意度不高。”針對這一問題,在對協議供貨5大類266款電子產品進行價格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浙江省在今年全省聯動計算機政府采購中引入第三方價格監測機構,并引導供應商投市場主流產品,多措并舉治理價高頑疾,提升采購人的滿意度和社會公眾的認可度。
“在政府采購工作中,有很多關系需要我們去思考和妥善處理。比如效率與規范的關系、規模與質量的關系、集中與分散的關系,甚至政府采購改革與財政整體改革的關系,包括剛才說的節約資金與采購政策落實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處理好了,才能實現政府采購事業全面協調發展。”錢巨炎說,“我們重視價格問題,是希望改革不要受困于價格問題,我們既不過度強調節約資金而偏廢政策功能,也不一味強調發揮政策功能而忽視節約資金。”
政策引導 有心、有錢、有辦法
今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影響,浙江財政收入與往年高增長態勢相比,增幅有所回落。錢巨炎坦言,今年是浙江省財政最艱難的一年,如何優化財稅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統籌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外需不強、內需不振給中小企業帶來的陣痛,對于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9%的浙江而言,或許感受更為強烈。除了出臺一系列減輕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大金融支持的政策外,政府采購扶助中小企業改善發展境遇的效力也逐步凸顯。在財政部出臺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方針政策的大背景下,浙江省通過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門檻、優先購買中小企業提供的貨物和服務、減輕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成本負擔等方式,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今年5月,浙江省財政廳、浙江銀監局、浙江省金融辦聯合印發《浙江省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信用融資試點辦法》,出臺具體措施確保“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的30%預留面向中小企業采購、20%預留給小微企業”這一政策任務的落實,并結合本省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和完善了相關的政策措施,為中小企業搭建融資平臺。
此外,在向民生財政轉變的過程中,處處可見政府采購在跟進。堅信“民富才能強省”的浙江省,近年來在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的財政投入上,堅持“有心、有錢、有辦法”。有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全省財政用于城鄉促進就業支出達47億元;財政共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3202億元,年均增長24.8%。從推進城鄉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城鄉就業的支出,及對“三農”的財政投入上,浙江盡最大努力讓公共財政惠及全省人民。與此同時,浙江省財政廳先后印發各項管理辦法,在規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及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專項資金的使用上,政府采購發揮著資金管理、監督及信息公開的作用。
無論是治理價格虛高的“決心”,還是扶持中小企業的“有心”,10多年來,浙江政府采購用他們開拓的勇氣、創新的精神、前瞻性的思路和腳踏實地的執行魄力走出了一條業界公認的“浙江模式”,唱響了一曲政府采購版的“真心英雄”。錢巨炎說,目前,政府采購工作面臨新舊問題交織的情況,舊問題尚未解決,新問題或已出現;亦或是在解決舊問題的過程中,新的問題可能就此滋生。不斷探索政府采購促進社會發展的有效方式,需要政府采購工作者具有發現問題的觸覺及解決問題的果敢,用運動、發展的眼光看待政府采購中面臨的問題。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下一篇:
改革前行中的“三連跳”
上一篇:
完善政府采購促進節能減排制度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