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技術有望獲得突破
新能源汽車技術有望獲得突破
■ 本報記者 梁帥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行業趨勢,也是國家重要戰略。近日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不僅進一步明確了財政資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方向,使政策的導向更加明確,也顯示出政府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的決心,受益政策“春風”,新能源汽車有望實現技術突破。
資金扶持重點明確
其實,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計劃醞釀已久,相關研究及示范運行已有近10年。《暫行辦法》的推出是基于《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以下簡稱《發展規劃》),該規劃經過廣泛調研及“十城千輛工程”等試點后,于今年6月28日正式出臺。有了大的框架式的規劃還需要有明確的導向,相關企業才能付諸行動。
《暫行辦法》將獎勵對象設定為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和動力電池項目兩大類。業內專家指出,將獎勵對象設定為以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等整車項目,實則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概念范圍,油電混合式汽車不在獎勵范圍內,這就明確了整車項目的研發方向;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誰率先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誰就占領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先機。明確了獎勵范圍也就為企業的研發重點指明了主攻方向。
技術創新是主攻方向
如何確保資金到位?什么樣的企業可以領得獎金?是企業比較關心的問題。由于獎勵基金主要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要想弄清這些問題,還應從“技術創新”這個角度入手。
《發展規劃》中關于技術的目標有: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等若干項。這個目標是否可行呢?記者采訪的某高校汽車工程系教授表示:“目前內燃機通過更先進節油技術使油耗降低10%—15%是可行的,加上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由此可見,這將成為企業的主攻方向以及獲得獎勵資金的依據。
獲得獎勵資金的方式是由企業按相關申報材料,并按屬地原則經企業注冊所在地省級財政、工業和信息化、科技部門審核、匯總后上報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進行批復。雖然《暫行辦法》中沒有明確這一流程所需時間,但記者采訪的一位企業負責人透漏,申報審批工作最快有可能1個月內完成,一旦實施方案獲批啟動將可獲得40%的第一筆資金,后續資金將以50%、10%的比例,在完成中期評估和最終驗收后分批撥付。對進度慢的項目,將視情況緩撥或停撥獎勵資金。對未達到預計目標的項目,將相應扣減獎勵資金。
相關標準將陸續完善
新能源汽車產品具體標準何時出臺?是大家關心的又一重點話題。目前,各大汽車廠商在新能源領域均有涉足,投入也不能算低,但是由于目前產品沒有統一的標準,勢必會造成日后產品充電接口五花八門、同配套設施難以匹配等具體問題。
記者了解到,除了通過資金方式予以獎勵外,《發展規劃》中已經考慮到了開展充電設施關鍵技術研究、探索商業運營模式、甚至是后續的加強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等問題。由此可見,以《暫行辦法》為起點,一系列相關政策、標準將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將藉此獲得實質性突破。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