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有多窮
不知道自己有多窮
■ 徐懷謙
從報上讀到一則《我們到底有多窮》的故事,講一個富翁帶自己的兒子去鄉村旅行,本意是想讓兒子看看農場的人有多窮而他們有多富。可是當他們離開的時候,兒子卻說:“我看到他們養了四條狗,而我們只養了一條;我們家有噴泉,他們家旁邊卻有一條沒有盡頭的小溪;我們家花園里的燈貴得要死,但還是沒有他們家房頂上的星星好看;我們家的花園很大,但是他們家的后院大得能看到地平線——父親,原來我們這么窮。”
我們得承認,這個富翁的兒子是很有智慧的。他能從常人以為富裕的生活中發現貧窮,而從常人以為貧窮的生活中看到富足。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窮富是相對的,正如幸福感是相對的一樣。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富翁的兒子只說出了一半的真理。他只是來農場做短期旅行。如果要他在農場和城市之間選擇長期居住地的話,他最終選擇的可能還是城市。因為即使城市再窮,城市仍具有購物方便、交通便利、文化生活豐富、醫療設施齊全等諸多有利條件,這正是很多人削尖了腦袋也要擠進大城市的原因所在。
我當然不是要比較城鄉的貧富差別,而是想提醒國人“我們到底有多窮”這句話所具有的現實意義。有的人可能會不屑地說:你這個論題本身就錯了,現在需要爭論的是“我們到底有多富”。是呀,媒體上已經報道了中國的億萬富翁有多少,百萬富翁有多少。最近的例子是有一名深圳的生意人報名參加明年的太空亞軌道飛行,光報名費就達百萬元。不管是通過合法的、非法的還是違法的途徑,中國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第一,中國到目前為止,仍有數量龐大的貧困人口。窮到什么程度?電視上說過一個小例子。有位城里的學生寫信要“手拉手”的小伙伴給自己寄一張彩照過來。等啊等,好多天過去了,他終于等來了小伙伴的來信,不過里面裝的是一張黑白照片。這位家住山溝的小伙伴在信中說,為了照這張照片,他要翻山越嶺,走幾十里的山路到縣城去拍照。第二,在物質文明大大豐富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明沒有得到同步提高。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物質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貧兒。
在我看來,衡量一個社會的發展水平高低,物質的富裕與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精神上是否富有。“我們到底有多窮”這句話的現實意義就在于,我們不僅要正視中國還有多少絕對貧困人口,而且要看到在少數富豪身上,在已經過上小康生活的那些人身上,為什么存在那么嚴重的信仰危機、道德危機(包括誠信危機)。前一種窮不可怕,我們可以通過發展經濟消滅之;后一種窮的可怕在于,打個比方,由綠洲變成沙漠容易,而由沙漠變回綠洲則難乎其難。美國牧師比徹說過這樣的話:“不要以為生活是荷包滿滿,就會稱心如意。人的幸福主要取決于其性格……如果品位高雅,情感真摯,心境磊落,對有需要的人提供慈愛,并且慷慨濟助;如果以熱心公益之手從事于美化社會的事業,促使社會更加高尚,那么富人才是快樂的。”
請人們學一學那個富翁的兒子吧,面對著小溪、星星和地平線,由衷地說一聲:“哦,原來我們這么窮!”
(摘自《酷的臉》)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